汉宫佳人班婕妤,香云一箧秋风初。
网虫苍苍恩自浅,犹抱明月冯夷居。
至今生怕秋风面,三月三日才一见。
对天摇动不如烹,肯入五云清暑殿。

【注释】

海扇:即汉宫佳人班婕妤,《汉书·外戚传》载:汉成帝时,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退居长信宫。赵氏女弟赵阿住宫中,因思其母而作此诗。

班婕妤:汉成帝妃,以才德见称,后被赵飞燕谗谮,废入长信宫。

香云一箧秋风初:指班婕妤被迁入长信宫时,携带的香囊和衣物等物。香云:古代妇女常用以装饰衣饰的香料。一箧:箱笼。秋初:指秋天刚到的时候。

网虫苍苍恩自浅:指班婕妤在长信宫孤独生活的情景。网虫:蜘蛛,这里代指宫女。苍苍:形容蜘蛛丝色白如雪,这里借以比喻宫女们愁苦的心情。“恩自浅”三字暗指班婕妤被赵飞燕陷害、幽禁的遭遇。

犹抱明月冯夷居:意谓仍然抱着明月般的美好愿望,生活在长信宫中。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水神名,这里泛指美好的理想。

至今生怕秋风面:意思是说直到现在还害怕秋天的来临。

三月三日才一见:意思是说只有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才能见到阳光。

对天摇动不如烹:意思是说面对天空叹息不如烹煮一壶酒来消愁解忧。

肯入五云清暑殿:意思是说哪里愿意进入那五色彩云缭绕的清凉宫殿中呢?

【赏析】

此诗写汉代班昭被赵飞燕诬陷后流放冷宫,怀念往昔,感伤时光易逝的情怀。全诗语言质朴,情真意切,意境优美,是一首咏叹人生、感伤时光的佳作。

首联“海扇”起兴,直接点题。“汉宫佳人”,指班昭;“班婕妤”,即班昭之号(据《汉书·外戚传》),也是她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印象的别号。《文选》卷四十二收录此诗时注:“婕妤,汉元帝后宫之佳丽也。”又《艺文类聚》卷二百九十九引王逸《班婕妤赋序》:“汉成帝时,班婕妤为赵飞燕谮,失宠……遂入长信宫。”所以本诗首句就点出“汉宫佳人班婕妤”。这一句既写出了她的身世背景,也交代了此诗的主要内容。

第二句“香云一箧秋风初”,是说她在赵家受到冷落,被贬长信宫之后的生活情况。“香云”二字,不仅写出了班婕妤生活的孤寂无聊,而且暗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她身在异乡,身边连一个亲人都没有,只有自己独处空室之中,与往日的荣华富贵相比,真是今非昔比。“秋风”二字,则点出此时正是秋天,天气渐凉。这两句是诗人对班婕妤处境的概括描写,为下面具体写她的孤独寂寞的生活作了铺垫。

第三句“网虫苍苍恩自浅”,是说班婕妤身处长信宫,孤单一人,形影相吊,倍感凄苦。“网虫”,是蜘蛛的意思。这里借蜘蛛结网来比喻班婕妤的处境。因为班婕妤是皇后,地位高贵,但如今却像一只蜘蛛一样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无所作为。“恩自浅”,是说她的恩泽已经很少,没有什么可报答的了。这一句是诗人对班婕妤当时处境的具体描写。

第四句“犹抱明月冯夷居”。“冯夷”,是河伯的名字,相传是水族的首领,住在黄河里;“抱明月”,是指抱着高悬的明月;“冯夷居”,则是说像河伯住在水中一样,在宫墙之内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这一句是说班婕妤虽然身处长信宫,但她仍想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像河伯那样过着隐居的生活。这是诗人对她性格的概括描写。

第五句“至今生怕秋风面”,是说自从被赵飞燕陷害以来,班婕妤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秋风面”,是指秋天的风,也指岁月的流逝;“怕秋风”,是因为担心岁月的流逝会带来更大的灾难。这一句进一步写班婕妤的孤独寂寞的生活和恐惧心理。

第六句“三月三日才一见”是说班婕妤只能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才能见到阳光。这一句既是写班婕妤的孤独寂寞的生活,又是写她的痛苦心情。

最后两句“对天摇动不如烹”,意为面对天空叹息不如烹煮一壶酒来消愁解忧。“肯入五云清暑殿”,是说哪里愿意进入那五色彩云缭绕的清凉宫殿中呢?这两句是说班婕妤宁愿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受这种束缚,更不愿去那五色彩云缭绕的清凉宫殿中度过余生。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通过咏叹班昭被迫害后被迁谪到冷宫的悲惨境遇,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同情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怀古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