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瞻
五虎门,即大五虎门,在广东省雷州半岛南端。 昔上三潴峡:三潴峡是雷州半岛西面的一段海湾,与大陆隔海相望。昔,过去;上,往;三潴,三个浅滩。 今见南荒五虎门:现在看到的是雷州的南部海岸,有五座山形似猛虎,所以叫五虎门。 地势形势:地势高耸,形势险峻。天关,指山脉。气吞雌伏与雄蹲:形容气势磅礴,雄浑壮观。 八闽津要难耽视:八闽,福建的别称。津要,渡口。耽视,耽于看顾。 百粤山河总大藩:百粤
【解析】 本词是一首描写闽地景色的七言律诗。诗人以溪头荔枝不可见而见碧叶,写山间溪流百折穿行至巴峡的情景;以“山列围屏拥画阑”写闽地山水的壮美;以渔翁举钓晚犹安,写渔人的闲适生活;以“不许痴儿睥睨看”,写诗人希望世人能珍爱眼前的美景,不要被名利所累,更不要妄加评论。全词语言清新淡雅、平朴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答案】 (1)注释:次古山,即鼓山。儒学提举陈景忠来迎接我。 译文:
诗句释义: 1. “重叨天遣八年馀,又辱分符不暂居。” - “重叨”表示再次受到恩赐。 - “八年馀”指的是诗人在朝廷任职已经八年多。 - “分符”是指官员的委任或任命。 - “不暂居”表示没有长期居留的意思。 2. “那有古人秦御史,岂无先辈贡尚书。” - 这里的“古人”和“先辈”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 - “秦御史”和“贡尚书”分别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秦朝御史大夫和唐代的进士、尚书等官职。 3.
【注释】: 1. 夙昔闻名未识君:早有名声,但一直未曾相识。 2. 才得两三旬:仅仅过了两三个月。 3. 一时同拜叨前列:一时间一同拜在了前面。 4. 此日追陪愧后尘:今天我来陪伴你,感到惭愧不如你。 5. 款款谋猷臻事变:慢慢地谋划策略,使事变得以发生。 6. 雍雍言笑见情真:和乐的言谈笑声中,可以感受到真挚的情感。 7. 明年樯舰浮杯簇:明年我们的船只将像船簇一样漂浮在水面上。 8.
诗句输出 船泊江潮是异乡,戴郎家住楚门傍。 译文注释 船停泊在江边潮汐涌动的水域,远离熟悉的故乡。船主名叫戴廷芳,他住在楚门旁边的一座小村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到达一个陌生的港口,遇见了一位住在附近的船主,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江边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之情。整体来说,这是一首情感真挚
诗句:楚门山色散烟霞,人到江南识永嘉。 译文: 楚门前的山峦色彩斑斓,仿佛烟雾和霞光交织;我到了江南,就能识别出永嘉这个地方。 注释: ①楚门山:指的是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的楚门山,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闻名。②烟霞:指山间的云雾和五彩斑斓的晚霞,常用来描绘山色的美丽。③识永嘉:指通过地理知识认出了永嘉这个地方。④落款:此处为诗歌的最后一句,没有具体落款人物,但根据诗意推测可能是指作者自己。
【注】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东是竹冈:指雁荡山东北方向的竹冈。 林泉清赏胜沧浪:形容雁荡山风景优美,如同沧浪之水一般清新脱俗。 人家散处通潮浦:指雁荡山周边的村落散落在江流旁。 鸡犬成村自雁行:形容雁荡山周围村庄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仿佛一群群大雁在飞翔。 无数小舟湾柳外:指小舟在柳树丛生的岸边停泊。 映山红树绕溪傍:指山上红色的树木倒映在溪水中。 主人惠我游山屐
【译文】 当初,我到京师时,已经听说平定了河北、山东的平章克复济南的叛军。 计划是,不可再烦忧于余力之下的敌军。 大将系国家安危,当慎重为宗社计。 舟中有怀,援笔为赋。是又不能不留情也。 大将名察罕特穆尔,字廷瑞云。 久闻大将下山东,一战名成破竹中。 调度敢烦廊庙计,畴咨仍藉相臣功。 宣光接武扬先烈,方虎联勋振古风。 宗社有灵须慎重,毋劳亲手定雌雄。 【注释】 1)始余发京师:从我到京师。余,我
怀吕伯益 谁着麻衣过七闽,秋曹老子念先亲。 登舟但抱终天恨,到海方知未了身。 世乱备经千百痛,慈颜不见十三春。 白头扶杖衡庐下,徙倚风前泪满巾。 注释:谁着麻衣过七闽:指吕伯益穿着麻布衣服去福建。麻布是古代平民百姓常穿的衣服。秋曹老子念先亲:秋天的官府里,我想起已去世的父亲。秋曹,泛指官府。老子,这里指吕伯益。念先亲,思念已故的父亲。登舟但抱终天恨:登上船只是满怀遗憾。终天恨,终生遗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闻福州六月之变简倪仲凯郎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次楚门闻福州六月之变就简倪仲凯郎中不候而去 误闻消息心如灼,归兴那能候我来。 不是尚书船到晚,却缘员外别初回。 闽州烽火人犹记,回纥刀牌孰总裁。 最恨当时谋未审,至今遗祸使人哀。 注释: 次楚门闻福州六月之变就简倪仲凯郎中不候而去:次楚门听说福州六月初发生了叛乱,便写诗给倪仲凯,表达自己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