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瞻
诗句输出: 闽川又复过清明,花信风牵倍感情。 四海再逢虞舜日,三年两驻越王城。 春光寂寂啼山鸟,云影悠悠拂羽旌。 可是东君不相下,狂飙吹雨溅银争。 译文注释: 《宴道山亭复风雨有感作》是李士瞻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闽川过清明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深感慨。 - 诗句注释: 1. “闽川又复过清明”:指福建地区再次迎来了清明节,暗示着时光的变迁和国家的兴废。
【解析】 题黄山郑潜彦昭练溪渔隐 黄山山下练溪肥,水荐溪毛陆荐薇。 白鱼供馔酒初熟,画舫移来人乍归。 治家只是春蚤起,结屋更爱山重围。 我欲过从访渔隐,时危常恨与心违。 【注释】 ①题:即“赋”的意思,这里指诗。②黄山:山名。在今安徽歙县北。③肥:肥沃。④水荐:用水冲洗。⑤陆荐:陆上清扫。⑥白鱼:鲫鱼。⑦馔:宴席。⑧早起:天刚亮就起床。⑨山重围:指房子周围环绕着高山。⑩渔隐:隐居的渔民。⑪时危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云门寺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他对这个地方的感情。 “洋屿江头云门寺”,这是对云门寺地理位置的描述,云门寺位于一个名叫洋屿的地方,靠近江边。 “夤缘石磴上青天”,这句话描述了云门寺的建筑特色和自然环境。夤缘石磴指的是通往云门寺的石阶,青天则是指天空的颜色。这句诗表达了云门寺的高耸和宏伟。 “郑家祠堂如一日,梵王宫殿经千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为相特穆尔君寿而作的。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凤麟龙虎萃成均,雨露菁莪总化钧。 - “凤麟龙虎”指的是高贵和强大的象征,这里可能指的是国家的强大和繁荣。“萃成均”意味着这些元素都集中在首都,象征着国家的中心。“雨露菁莪”则是对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隐喻,暗示着国家需要像雨露一样滋养人才,使他们茁壮成长。“总化钧”表示所有这些因素都相互交织、平衡发展,共同促进国家的繁荣。 2.
醉题歌扇 陆有嘉羞水有珍,相忘聊复遂吾真。 开樽论议超凡壤,举目关河尽远人。 力可万牛支九鼎,谁能一线引千钧。 谫才自愧无分补,赖有丹衷似酒醇。 注释: 1. 陆有嘉羞(陆):指陆游,他以豪放的诗著称。嘉羞,即“嘉”的羞怯、谦虚之意。 2. 相忘聊复遂吾真:意为忘却彼此之间的隔阂,只为了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 3. 开樽论议超凡壤:意为打开酒杯畅谈,谈论的内容超出了世俗的空间。 4.
石榴枝头橘鸟栖息,春风送暖草木皆知。 两瑞联芳未至衰败,双岐并秀正适宜。 果实挂满玳瑁般筵席初开,果品如同黄金般更添珍奇。 兰玉之辈均承亲眷尚健康,定知喜事将集门楣。 【注释】 1. 榴:一种植物名。 2. 橘:一种水果名。 3. 气:气息,这里指花香或果实的香味。 4. 草树知:草木感知。 5. 两瑞联芳:指石榴和橘子两种吉祥之物。 6. 未艾:未到尽头。 7. 双岐并秀
舟中听雨 雁荡山前船夜湾,雨声篷外响潺潺。 半生萍梗何时定,万里冥鸿与梦还。 南海有珠输上国,江东无警报杉关。 五更赋看潮生后,睹见祥风起舵间。 注释: 1. 雁荡山前船夜湾:指在雁荡山前的船上,夜晚在湾区停留。雁荡山是浙江省温州市的一座名山,以其奇峰异石、幽深秀美而闻名。 2. 雨声篷外响潺潺:雨滴打在篷布上的声音,听起来像潺潺流水。 3. 半生萍梗何时定:指一生漂泊不定,像浮萍一样没有根
【注释】 1.天台:地名。2.垂髫:指儿童,垂髻是古代儿童头发下垂的样子。3.南州:指浙江南部一带地区。4.门第:家族的等级。5.别时:离别之时。6.石桥:山名。7.矶头:水中突出的岩石。8.飞过:飞驰过去。 【译文】 前过台州的代州人董生安车秀才,为石桥州(今浙江省临海县)有胜迹而作。 天台山水美,是我童年时游玩的故乡。 战乱后久已抛开了门户之见,分别时只因为稻粱谋。 石桥上雨后苔纹滑
黑水洋为风浪所飘见倭国界山船,间虽有所赋成于一时苟简殊未工也 阻风之暇复次所怀再书,船之左 李士瞻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作为孤臣远离祖国,面对大海波涛的无奈和辛酸。他写道:“极海风波不易模,孤臣去国逮天隅。”这里用“极海风波”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意味着他在面对国家大事时,只能独自面对困难。而“孤臣去国逮天隅”则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诗中的“东临倭子将非类,西脱秦山即异区”
诗句释义: 1. “重叨天遣八年馀,又辱分符不暂居。” - “重叨”表示再次受到恩赐。 - “八年馀”指的是诗人在朝廷任职已经八年多。 - “分符”是指官员的委任或任命。 - “不暂居”表示没有长期居留的意思。 2. “那有古人秦御史,岂无先辈贡尚书。” - 这里的“古人”和“先辈”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 - “秦御史”和“贡尚书”分别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秦朝御史大夫和唐代的进士、尚书等官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