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
在探索古代文学的海洋中,我们时常会邂逅那些流传千古的佳作。它们以独特的韵味,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去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感。今天,让我们一起细品元代诗人何中的佳作——《莆阳歌五绝》之“丞相堂前草暗阶,尚书池上树生台。子鱼风起秋芜路,记得谁家甲第开”。 首句“丞相堂前草暗阶”,描绘了一幅丞相府门前杂草丛生的景象。这里,丞相堂是权力的象征
【注】: 荷笠,用荷叶做斗笠。荆扉,用荆条做的门。损,有损毁之意。稚子,小孩。相迎说,指稚子们迎着说话。昨日有人骑马来,是说有人骑马来看他了。 酬友人见访不遇 荷笠深山采药回,荆扉石径损秋苔。 花边稚子相迎说,昨日有人骑马来。 注释: 酬:回应、答复。 见访:来访。 不遇:没有遇到。 荷笠深山采药回,荆扉石径损秋苔。 荷笠:用荷叶做的帽子。 深山:山势高峻之处。 采药:采集药材。 回:回来。
注释:曲沼中芙蓉盛开,映衬着竹影更加美丽。绿与红的荷花相依相伴,拥簇着云霞。荷花生来没有东风的帮助,但最终成为薰风第一花。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荷花的诗。首句描绘了荷塘景色的美丽,荷花在曲沼中开放,芙蓉映衬着竹影,绿色和红色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次句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绿红相依,拥簇着云霞。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荷花虽然生来没有东风的帮助,但终将成为薰风第一花
注释: 城南无树识神仙,闲往闲来四十年。 城之南面没有树木可以辨认出仙人的踪迹,我悠闲地往来四十年了。 西岸青山东岸塔,为谁相对老秋烟。 西边的岸边有青山,东边的岸边有古塔,这两座山、塔相对着,好像在相互倾诉着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
惯得骄骢识妾家 佛桑庭院绣帘斜 镂银合子槟榔片,戏喷猩红散唾花。 注释: - 惯得娇骢: 形容马匹习惯了主人的照顾和爱护,以至于能够轻易地识别出家中的主人。 - 佛桑庭院: 佛桑是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庭院中的装饰或布置。 - 绣帘斜: 指庭院中的垂帘随风轻轻摇曳。 - 镂银合子: 古代的一种点心,用金属制成,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 - 猩红: 红色的颜料,这里用来比喻鲜艳的颜色。 - 戏喷:
在元代诗人何中的《莆阳歌五绝·乌石山前飐酒旗》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幅生动的景象:乌石山前的酒旗在阳光下迎风招展,而主人公则在醉酒后豪放地倒卧,直至太阳缓缓西沉。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由精神,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与洒脱。 “蔡家石刻端明字”,这一句描绘了蔡家门前那块刻有“端明”二字的石碑,似乎暗示着某种权力或地位的象征。然而,主人公却选择将它出售给他人作为墓志铭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方回。 新淦蓝步溪 - 新淦:地名,今江西省境内;蓝步溪:一条小溪名。 阴霭通烟翠作霏,春风入雨暖成泥。 - 阴霭:云气阴暗。通烟:弥漫。翠作霏,形容细雨像绿色的雾一样飘洒下来。春风入雨:春雨润物。暖成泥,意思是春天的雨下得很多,雨水与春风吹拂后形成的泥融在一起。 女郎挑菜不知湿,调笑相携过水西。 - 女郎:女子。挑菜:用竹篮或手背等提拿青菜。不知湿:不知道被雨水淋湿了
【注释】 山行:指游山。随兴:随意而行。二首:这里指两首诗,第一首为《早发白帝城》,第二首为《江畔独步寻花》。 【赏析】 此诗为作者游览山中时所创作的一首五绝,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首句“山行随兴二首”,表明了诗歌的主题是山行和随兴。第二句“金石台前鸦乱飞,空蒙山影出阴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第三句“野塘水活柳生眼,茅舍聚人迎妇归
【注释】 维扬:今江苏扬州。长沟:大江之流,此处指长江。浓著:浓烈地笼罩着。秋光:秋天的景色。愁:悲伤。日暮:傍晚。清唱:悠扬的歌声。鸳鸯:鸟名。柳边洲:杨柳丛生的小洲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情景的诗,诗人在旅途中,看到岸边杨柳,想起家乡扬州的美好河山,于是写下了这首《维扬道中二绝》。 首句“香霏满棹渡长沟”,描绘出一幅江水浩渺、波涛汹涌的图景。诗人乘坐船只,行驶在长江之上
【注解】 放船:泛指乘船。晚色:夕阳的余晖。轻风:微风。漾:荡漾。潮流:水势。林峦:树林和山峦。异:不同,有差异。明朝:明天。福州:今福建省会,在福州市。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自己乘船过江,经过沿途风光,最后到达目的地的诗。全诗写景生动,叙事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晚色重重放客舟”,描绘了夕阳下的江面景色,夕阳映照下,江面上波光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