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常
注释: 1. 日长东观著书清:意为太阳在东方照耀,作者在这里专心致志地写作。 2. 绛荐龙香为帝擎:意为作者用绛红色的纸包着龙香献给皇帝(指忽都达儿)。 3. 山□发灵银瓮出:意为山上的泉水从银瓮中流出。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泉的清澈和美丽。 4. 河宫迎节马图明:意为黄河宫殿迎接节日的马画已经画得非常明亮。 5. 行观谣俗期星使:意为作者观察并记录当地的民谣风俗,希望能得到星使的认可。 6.
奉和奥屯都事秋怀 灵河七夕巧云稠,坠露声清夜得秋。 月冷桂花飘左界,山寒荔子落东瓯。 人怜纨缟裁衣袂,谁借蒲葵剪扇头? 竹影近窗砧杵急,梦随南客问行舟。 注释: 1. 奉和:指臣下对君主的诗歌应和。 2. 灵河:即银河,这里指代天上的银河。七夕:中国的情人节,传说在这一天牛郎织女会相会。 3. 巧云:指的是天上的云彩。这里指天空中布满了精巧的云朵。 4. 坠露:指从云中落下的露水。 5. 月冷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女子饮酒后的容貌和情感。以下是逐句释义: 双头菊 金屈卮边醉袖垂, 秋云如幄贮仙姿。 寒生小靥回鸾动, 香入流苏睡鸭移。 结绶巧承西颢曲: 这里的“结绶”指的是古代官员的绶带,"西颢"可能是指天边的彩霞或天空的颜色。这两句描绘了女子的美貌和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落钿羞带月支眉: 这两句描绘了女子的妆容和表情。"落钿"可能是一种化妆方式,"月支眉"则可能是指一种眉形
【注释】 玩芳亭:指游玩赏花的亭子。 岁序催人老,韶华逐酒浓:年华易逝,岁月如流,人生已到中年。 开尊应数数,闭户岂重重:打开酒樽喝几杯,关上门岂能重来? 花朵山猿折,斋厨竹笋供:花儿被砍倒如同山里的猿猴一样,清斋的厨房里供应着新鲜的竹子做成的笋。 京尘衣不染,犹得媚春容:京城里尘埃飞扬,我的衣物却不曾沾污,依然保持美丽的姿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赏玩芳亭时所作
【注释】 1. 都城南有道者:诗人的居所。松鹤堂,以松、鹤为题材的园林建筑。 2. 暇日同东平王继学:闲暇时和东平王学习。 3. 避暑之游:为了躲避炎热而进行的旅游活动。 4-9. 因作松鹤联句:由于要写松、鹤的诗句,所以创作了《松鹤联句》。 5. 偃云耸层霄: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 6-7. 惊露落古雪:指清晨的露水落在古老的雪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8-9. 虬枝喜垂涧
第一首: 南塘雨后草色新,西林花前春意浓。 道士焚香煮丹炉,山翁种树求书功。 注释: 1. 南塘雨晴草满: 南塘在南方的某处,雨后草色新绿。 2. 西林春早花疏: 西林在西方的某地,春季来得早,花开得稀疏。 3. 道士烧丹借灶: 道士烧丹需要借用灶火来加热丹炉。 4. 山翁种树求书: 山翁种树是为了获取书籍,表示通过种树来换取知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一是自然风光的美
诗句原文: 白鸟飞来何许,青山闲对谁家? 日暮一尊浊酒,不知风帽欹斜。 译文: 白鸟从何处飞来,我眼前只有青翠的山峰。 日落时分,独自品尝着一杯浑浊的酒,却不知道风中摇曳的帽子已经倾斜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淡然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白鸟和青山的画面,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在日暮时分,诗人独自一人享受着浊酒,却似乎全然不顾外界的纷扰。这种孤高的境界
注释: 1. 槐屋夏阴繁:在夏天,槐树下的阴凉处。 2. 石池暑气清:清凉的石池水。 3. 高堂瞰福田:俯瞰着丰收的田野。 4. 邃宇依王城:深长的庭院傍着王城。 5. 午磬梵呗集:中午时寺庙里的钟声和佛经诵念的声音。 6. 夜廊酥灯明:夜晚的长廊上,灯火辉煌。 7. 龛经郁金字:佛像上的金色字体。 8. 壁础承丹楹:墙壁的基座和红色的柱子。 9. 鸽栖罘:鸽子栖息的网。 10. 宛宛燕穿荣
绝涧花迎暮竹,回塘水媚春云。 欲赋淮南招隐,山中桂树留人。 注释:在陡峭的溪流旁,迎着傍晚的阳光,盛开的花朵与细长的竹子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回塘的水面上,春天的云彩倒映其中,显得分外妖娆。心中涌起一股想为淮南地区作一首招隐诗的念头,但想到那里山林幽静、古木参天,便不忍心离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心境。开篇即以生动的景色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注释: 金炉宝熏留篆云,花间百舌鸣早春。 五坊戏马赛争道,传声催赐十流银。 译文: 金炉中的香料香气四溢,篆文在空气中留下淡淡的痕迹。 花间百舌鸟早早地叫唤着,迎接春天的到来。 五坊的马匹在比赛赛道上奔跑,传来阵阵马蹄声,催促赏赐给跑得最快的十匹马白银。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京城春天景象的诗作。首句“金炉宝熏留篆云”,形象地描绘了京城里香炉中燃烧的香料散发出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