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常
《鄢陵别南客》:棱层林表白浮图,古鄢城高旅望孤。 秋雨喜沾梁土麦,暝烟愁合楚田芜。 行人北上随沙雁,归客南还对渚凫。 溱洧波清多草树,百年生聚尚绳枢。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马祖常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一幅秋天的离别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万里云沙碣石西,高楼一望夕阳低。 谷中牛马烟霞错,天险山河海岱齐。 贡篚银貂金作藉,官窑磁盏玉为泥。 未央殿下长生树,还许寻巢彩凤栖。 译文:我站在高处遥望远方的风景,只见黄河如巨龙奔腾不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他们勤劳耕作,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大地之上,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在山谷中,我看到了许多牛和马,它们在烟雾缭绕的山间穿梭
【诗句注释】 门外:指京城门外。春桥:指京城外通往郊外的桥梁,也指春天里美丽的景色。 过南坡:指到南面的山上去,即登高远眺。 积水皆为海:比喻积水之多,连大海都容纳不下。 疏星:稀疏的星星,指天上的星星。 杯陈金错落:形容酒杯上镶嵌着金子或宝石等贵重物品,错落有致,非常华贵。 冠簇翠盘陀:指帽子上插满翡翠制成的花饰,如同陀罗尼经文一样排列整齐。 薰风:温暖的风。 去鸟长云奈客何:意思是说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题目是《挽何得之先生》。下面是逐句释义和注释: 手织乌纱日卖钱,全家闲住五云边。 “手织乌纱”指的是亲手制作黑色的丝质头巾或帽子,这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日卖钱”意味着通过出售这些手工艺品来赚取生活所需。“全家闲住五云边”形容何先生家眷全部居住在五云边的宁静之地,五云边通常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何先生的生活与世隔绝,远离尘嚣。 伏生有女书空在
诗句释义 1 沙草山低叫白翎:描述了一幅荒凉的景象,沙地上草丛中似乎有白色的鸟类在鸣叫。 2. 松林春雨树青青:描绘了春季的松树林在细雨中显得更加翠绿。 3. 土房通火为长炕:土房里通过燃烧来取暖,搭建了一个长长的床或炕。 4. 毡屋疏凉启小棂:用毡布覆盖的小窗户带来一丝凉爽。 5. 六月椒香驼贡乳:描述六月时,从远方来的骆驼带来了新鲜的奶酪作为贡品。 6. 九秋雷隐菌收钉:九月份秋天的时候
钱塘潮 石桥西畔竹棚斜,闲日浮舟阅岁华。 金凿悬崖开佛国,玉分飞瀑过人家。 风杉鹳下春鸣垤,雨树猿啼暝踏花。 欲赁茭田来此住,东南更望赤城霞。 解析: - 石桥西畔竹棚斜: 描述一座石桥旁的竹制棚子,显得有些倾斜。"石桥"指的是连接两岸的桥,而"西畔"则明确表示在桥的西边。"竹棚"是古代常见的简易房屋结构,通常用于遮蔽风雨或作为临时住所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作者通过描绘贡院中的师生情、官宦情以及科举考试的场景,表达了对科举制度和官场生活的深深怀念。 注释: - 贡院(贡举): 指明清时期的科举考场。 - 棘闱粉署: 指的是科举考试的场所,因为其墙壁涂以棘刺,所以称为“棘闱”。 - 校艺分官属正郎: 是指考官与下属官员一起审阅试卷。 - 五夜风帘烧蜡烛: 形容夜晚在贡院中灯火通明的情景。 - 九天冰树剂龙香: 形容考场内气氛肃穆
翻译如下: 蓟门东望海无波,谁许山人问薜萝。 雀舫春声留水燕,鹄袍秋影动天鹅。 注释: - 蓟门:指今北京的古称,蓟门东望表示从蓟门向东望去是一片没有波浪的大海(即渤海)。 - 无波:表示海面平静,没有波涛,意味着天气晴朗,海风和煦。 - 谁许山人:表示没有人允许山人离开。 - 问薜萝:询问如何离开隐居的生活,薜萝是一种植物名,这里用来代指隐居生活。 - 雀舫
诗句:溪水连云过竹间,溪声云影半潺潺。 译文:溪水与天空相连,越过竹林,溪声和云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半潺潺的声音。 注释:本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山景图,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赏析:此诗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山中夜晚的静谧之美
赋王叔能宅芍药 莺粉分奁艳有光,天工巧制殿春阳。 霞缯襞积云千叠,宝盝凝脂蜜半香。 并蒂当阶盘绶带,金苞向日剖珠囊。 诗人莫咏扬州紫,便与花王可颉颃。 注释: 莺粉:指花瓣上的黄色花粉。 分奁:分开的盒子或容器。 天工:天上的工匠,比喻自然的造化。 霞缯:像云朵一样的花瓣。 襞积:堆积。 云千叠:形容花瓣层层叠叠,如云一般。 宝盝(lù):古代的一种盛放珍宝的盒子。 剖珠囊:打开珠宝般的花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