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东望海无波,谁许山人问薜萝。
雀舫春声留水燕,鹄袍秋影动天鹅。
鉴湖草满芙蓉少,鄞县潮来牡蛎多。
羞见京尘遮帽顶,羊裘亦欲换渔蓑。
翻译如下:
蓟门东望海无波,谁许山人问薜萝。
雀舫春声留水燕,鹄袍秋影动天鹅。
注释:
- 蓟门:指今北京的古称,蓟门东望表示从蓟门向东望去是一片没有波浪的大海(即渤海)。
- 无波:表示海面平静,没有波涛,意味着天气晴朗,海风和煦。
- 谁许山人:表示没有人允许山人离开。
- 问薜萝:询问如何离开隐居的生活,薜萝是一种植物名,这里用来代指隐居生活。
- 雀舫:形容船只像小鸟一样轻盈快速地移动。
- 春声:春天的声音,这里指春天的气息。
- 水鷰:即燕子,水燕指的是在水面上飞翔的燕子。
- 鹄袍:天鹅的羽毛颜色,用来形容天鹅的形象。
- 秋影:秋天的影子,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
- 动:影响、触动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马祖常送给一位朋友的作品,表达了他对那位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蓟门东望海无波”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海边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奈与惆怅。第二句“谁许山人问薜萝”,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牵挂,希望友人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宿。接着两句“雀舫春声留水鷰,鹄袍秋影动天鹅”,则描绘了鸟儿在水中游弋的美丽画面,象征着友情的长久不变。诗的最后两句“鉴湖草满芙蓉少,鄞县潮来牡蛎多”,则通过描写当地的自然风景和物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