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常
【解析】 题干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古诗文名篇的作者、朝代、注释、译文、赏析等知识,同时要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平仄相间。其中前两句写诗人受到皇帝的宠信和礼遇,后两句写诗人得到皇帝赏赐的情景。 第一句:宫云光影度椒墙,待制官高不是郎。宫云:宫墙之上,云气缭绕
【注释】 鹿门山:在今湖北黄冈西北,为东汉末年诗人庞德公退隐之地。妻子:指妻子王氏。强颜:勉强装出笑脸。桂树:指月桂,一种常绿植物。有枝曾独折:比喻丈夫不在身边。女萝:即菟丝子,一种寄生性植物。同攀:指夫妻共同生活。仙人:指月宫里的嫦娥。骑黄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黄鹤:传说中仙人乘的鹤。野客
淮上偶成 由京不寄入京书,淮水南边有旧居。 官比马曹过骑省,文因狗监愧相如。 西岩仙店终来凤,东谷汤泉亦戏鱼。 岂是高情能放逸,山中萝桂正扶疏。 注释: 由京不寄入京书:指作者在京城时没有寄书信给朋友。 淮水南边有旧居:指作者的故乡位于淮水以南的地方。 官比马曹过骑省:指作者的官职在地方行政机构中超过了马曹,马曹曾做过县令,这里用来形容作者的官职很高。 文因狗监愧相如
【注释】 1. 西南春巷杏花墙:春天里,西南方向的小巷里有杏花盛开的墙。 2. 索米长安汉戟郎:索取粮食的长安城里汉戟郎。指在长安城做官的汉家子弟。 3. 市里忽闻鸡吐绶:忽然听到市井里传来公鸡报晓的声音。 4. 海边还报鸟含香:海边传来鸟儿啼叫的声音,好像在诉说着春天的消息。 5. 月移桂树通阶石:月光照耀下,桂花树的影子移动到了台阶上。 6. 芝发铜池谢井床:灵芝草长出了铜池(铜镜)里的井床
【解析】 1. 龙虎台:即中书省,在今陕西西安。应制诗是皇帝为臣下起草的应命而作的诗。此首诗是唐睿宗李旦为中书省写的。 2. “天将山海为城堑”一句,意指朝廷把山海视为屏障。“堑”意为壕沟。“城堑”即城墙。“人倚云霞作绮罗”,意指朝廷倚重文人,像织女依靠云霞一样。“绮罗”即丝织品。“绮罗”这里比喻文采。诗人认为朝廷倚靠文人,就像人们依靠美丽的云霞织成美丽的丝织品,这是何等荣耀之事啊! 3.
诗的原文是: 省中温树昼阴阴,郎署熏衣尽麝沈。 星近紫垣明上界,日行黄道对天心。 和鸾秋驾车尘静,佩玉朝鸣漏水深。 好乞龙门滩上石,种桐千尺断为琴。 下面是这首诗的翻译与赏析: 诗句翻译 1. 省中温树昼阴阴 - 指的是在官府的内院里,树荫斑驳,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2. 郎署熏衣尽麝沈 - “郎署”指的是官员的办公场所,这里的“熏衣”是指用香料薰衣物以驱除恶臭
【注释】 徽政院公退:指皇帝在徽政院办公时退朝。徽政院:宋初设置,掌理财政、司法、礼教等事。公退:退朝。 早春天气半晴阴,坐隔墙望上林:春天的早午,阳光明媚,时而晴朗,时而阴晦。坐在宫墙上眺望皇家园林。 御水有波皆浴凤,官桥无柳不拖金:皇宫内的池水泛出波光,仿佛在沐浴着凤凰;而官家所修的石桥没有柳树,也没有黄金装饰。 相风竿直青云近,井干楼高绿雾深:看风水用的标杆笔直地指向青天,显示着吉祥之意
这首诗由四联组成。第一联:“曙雨初生螮蝀桥,梵山吟呗不移朝。” 描述了清晨时的情景。曙雨是指晨曦中开始下雨,而螮蝀桥是地名,位于今四川雅安市。梵指的是佛教的梵文,这里可能是指诵经的声音。不移朝则表明诵经的声音从不间断。 第二联:“曾分禅榻春盘礴,更想云山夜寂寥。” 描述了僧人在春天时分,坐在禅榻上诵经的景象。盘礴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盘腿坐、盘脚坐。更想则表示更加想念远方的云山。 第三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翻译,以及相关的关键词注释。 1. 金吾鱼钥限南墙,襆被淹旬借直郎。 - 金吾:古代官名,掌管京城的治安。 - 鱼钥:古代宫廷中的钥匙,象征权力和地位。 - 南墙:这里指的是皇宫的南墙,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 襆被(lù bèi):整理好的被褥。淹旬:淹留了十天。 - 直郎:指低级官员。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作者被允许在皇宫南墙上停留了十天
解析与赏析: 首联:“石甃冰澌古不消,广寒张乐喜闻《韶》。” - 注释: 石甃(jù):指石砌的井壁。冰澌(sī):冰块。广寒:指月宫,也泛指天宫。张乐:奏乐,这里特指月亮上的嫦娥。 - 译文: 古老的石井壁上结着冰块,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天上的广寒宫传来了悦耳的《韶乐》(一种古代的乐曲)。 颔联:“五防戏马春旗合,百队回龙晓仗朝。” - 注释: 五防:古代对宫廷中守卫的五种职责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