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老梅”,即梅花,诗人以梅花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一度开花一度新”一句是说梅花每开一次,就呈现出一次不同的美丽;“莫嫌终老旧花身”则是说不要因为梅花的衰老而嫌弃它。两句诗写出了梅花虽年岁已高,但依然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来。“文君头白空衔怨”,化用李益《上郡旧居》中的名句“去年上巳西湖路,红袖青旗两行随。今日上山人送尽,不知何处是阳和”
闻子规 客情谁是不思归,芳草春深未有期。 昨夜月明啼更苦,山花满树落胭脂。 注释: 闻子规:听到子规鸟的叫声。子规鸟,即杜鹃,又名杜宇、布谷等。 客情谁:客居他乡的心情。谁,疑问词,代词,指自己。 归:回家。 芳草春深未有期:春天已经很深了,但归家的时间还遥遥无期。 昨夜月明啼更苦,山花满树落胭脂:昨天夜晚,月亮明亮,杜鹃鸟啼叫的声音更加凄厉,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之苦。山上的花儿盛开如火
【注释】 过吴门:路过苏州城门。 其一:第一首诗,这里指的是诗人在吴中时所作。 故苑:旧时帝王的花园或宫苑,这里泛指苏州。 烟花:盛开的花朵。 百草香:各种花草的香气。 五湖:太湖的别称。 湖人:指居住在太湖周围的人。 事茫茫:事情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浮云:飘浮在空中的白云。 春阴合:春天的云气聚合。 西山:指苏州城西的山。 【赏析】 “故苑烟花百草香,五湖人去事茫茫”。首联两句写景
【注释】 1.次韵答:这是一首和诗,是作者对友人周伯弜的回信。 2.相对饮山卮:相对,指面对面地;卮,古代的一种酒器。 3.忆在西峰寺里时:忆,回忆;西峰寺,即西峰寺,位于今四川雅安县。 4.今日云深无好伴:今日,指目前;云深,形容山峰云雾缭绕;好伴,好的伴侣,指朋友。 5.涧松独看挂猿枝:涧松,涧边的松树;猿枝,猿猴攀援在树上的树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周伯弜的回信。信中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宿村庄》一诗,全诗如下: 蝼蛄偷火照田沟,山鬼移灯上树头。 枫岸夜深茅屋闭,月明沙鸟自相讴。 注释: - 蝼蛄偷火:蝼蛄是一种昆虫,它们在夜晚会发出微弱的鸣叫声,就像在偷偷地点火一样。 - 山鬼移灯:山鬼指的是神话中的山神,这里用来形容山中夜晚的景象。 - 枫岸夜深:枫叶飘落的岸边,夜幕降临,显得格外宁静。 - 茅屋闭:茅草屋顶的屋子,晚上关闭门户,以避风雨。 -
【注释】 白公: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竹阁:在杭州灵隐寺,为白居易所建。晚:指冬天。城市人归:指城市里的人都回家了。雪平:指积雪覆盖着大地。灯:指寺院的灯火。北高峰顶上:指的是北高峰。塔如千尺玉长檠(qǐnɡ):塔如同千尺长的玉石制成的长檠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冬夜图景。诗中的“竹阁”是白乐天所建,位于杭州灵隐寺中。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送走了一位僧人,回到了竹阁中
【解析】 本诗是一幅画景,“一株老树蔽荒林”,是画面的主体。“下有藤悬巨蟒身”一句为画面的动态描写。“几度日斜乌鸟散,山昏鬼哭断行人”两句是画面的静态描写。 【答案】 译文: 一棵老树挡住了荒芜的树林,下面悬挂着一根巨大的树枝。 多少次太阳偏西时鸟儿散去了,黄昏时分山谷里传来了鬼哭声和断裂的脚步声。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荒寂、幽深的画面。首句写景,“一株老树蔽荒林,下有藤悬巨蟒身。”以动写静
归练潭 【注释】: ①练:练江,流经苏州。②蘋溪:即胥门渡,位于苏州城东的运河上。③绿阴:指茂盛的树荫。④子规:杜鹃鸟,又名杜宇,相传古蜀国王杜宇死后化作了一只杜鹃,每当春末夏初便鸣声凄切,其声不绝,因此人们认为这种鸟啼时将有帝王死去的消息,所以称为“望帝”。⑤啼:这里指子规的叫声。 译文: 独自驾舟向东下涉过蘋溪,两岸幽美的花木送行西。到达山房已是满目翠绿荫蔽,午间的窗户里仍然听到子规啼声。
诗句原文: 唐栖寺前溪水流,客帆来往旧杭州。津亭树老无人记,得见几回僧白头。 翻译: 在唐栖寺的前面,小溪潺潺流淌,过往的船只载着客人往来于旧时的杭州。津亭旁的古树年岁已久,却鲜有人记得它的存在。我有幸再次见到那些曾经白发苍苍的僧人,他们似乎也在这宁静的山水间寻找心灵的慰藉。 注释: - 唐栖寺前: 描述了诗人所在的位置和所见的自然景色。 - 溪水流: 描绘了小溪流动的景象。 - 客帆来往:
过吴门 其二 注释: 1. "花落春江一夜风":花朵在春天的夜晚被风吹落。 2. "满江烟碧撼垂虹":整条江都被雾气笼罩,如同碧绿色的波浪撞击着桥上的彩虹。 3. "轻舟浮载如天上":小船在水面上漂浮,仿佛在天空中飞翔。 4. "况是残云细雨中":更何况是在细雨和残云之中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以花朵为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