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老树蔽荒林,下有藤悬巨蟒身。
几度日斜乌鸟散,山昏鬼哭断行人。

【解析】

本诗是一幅画景,“一株老树蔽荒林”,是画面的主体。“下有藤悬巨蟒身”一句为画面的动态描写。“几度日斜乌鸟散,山昏鬼哭断行人”两句是画面的静态描写。

【答案】

译文:

一棵老树挡住了荒芜的树林,下面悬挂着一根巨大的树枝。

多少次太阳偏西时鸟儿散去了,黄昏时分山谷里传来了鬼哭声和断裂的脚步声。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荒寂、幽深的画面。首句写景,“一株老树蔽荒林,下有藤悬巨蟒身。”以动写静。树木苍劲挺拔,枝干虬曲盘旋,如同一条巨蟒,盘踞于荒林之中。第二句写景,“几度日斜乌鸟散,山昏鬼哭断行人。”以静衬出动。随着天色渐晚,乌鸦群飞远去,而远处山林中却传来阵阵哭声,似乎连行人也因害怕而纷纷离去。第三句写声,“几度日斜乌鸟散,山昏鬼哭断行人。”以声绘形。乌鸦的啼叫,鬼的哭声,都在黄昏时响起,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第四句写色,“几度日斜乌鸟散,山昏鬼哭断行人。”以色绘影。乌鸦的啼叫声和鬼的哭声交织在一起,使原本寂静的山林变得一片混沌,仿佛整个山谷都弥漫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氛。最后一句写意,“几度日斜乌鸟散,山昏鬼哭断行人。”以意传情。夕阳西下,乌鸦群飞,山谷中的草木摇曳;夜幕降临,山谷中传来鬼魂的哭泣声,似乎连行人也因此而感到恐惧而纷纷离去。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荒凉、恐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动静结合、声色并举的方式,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顽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