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枝上挂牵牛,引得青花上树头。
秋圃日斜风露冷,倒垂长蔓拂鸣鸠。
注释:牵牛花挂在老梅树枝上,引来了青花鸟栖息在树上。秋天的日落时分,风露寒冷,牵牛花的长蔓倒垂下来,拂动着鸣鸠。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老梅”起兴,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牵牛花开在老梅枝上,吸引了青花鸟前来栖息,展现了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力和生机。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秋风中的秋圃、斜阳下的长蔓和拂动鸣鸠的细节,使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老梅枝上挂牵牛,引得青花上树头。
秋圃日斜风露冷,倒垂长蔓拂鸣鸠。
注释:牵牛花挂在老梅树枝上,引来了青花鸟栖息在树上。秋天的日落时分,风露寒冷,牵牛花的长蔓倒垂下来,拂动着鸣鸠。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老梅”起兴,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牵牛花开在老梅枝上,吸引了青花鸟前来栖息,展现了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力和生机。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秋风中的秋圃、斜阳下的长蔓和拂动鸣鸠的细节,使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诗句解析: 苎渎夜泊 - 这是一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吴城(现在的苏州)的一个水边场景。 1. 吴城水冷秋风高,迎霜枫叶飘城壕。 - 吴城水冷: 描述夜晚的吴城市区,水面因寒冷而显得更加清澈。 - 秋风高: 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 迎霜枫叶飘城壕: 描述秋天的风将霜打落的枫叶吹起,落在城墙周围的壕沟中。 2. 吴侬射利如射虏,高帆大艑横江涛。 - 吴侬射利: 指苏州人善于经商
伯弜:周伯弜,人名,诗人的朋友。 新题:他新作的乐府诗。 四十章:四十篇。 雄深雅健:雄壮、深沉、雅致而强健有力。 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字长吉。 伟哉:赞美。 吴人:指苏州人,古称吴郡。 国风雅颂:国家正统的诗歌,指《诗经》中的“风”、“雅”和“颂”。这里指新作的乐府诗。 今再昌:现在再次繁荣起来。 钧天洞庭:天上的天宫,洞庭湖。 不敢张:不敢展开声势。 楚芈暗泣嗟穷湘
【注释】 空生:即空生,指佛家修行者。久不来:很长时间没有来了。端居:安居一室。掩室:隐居深山。林社:山林间的社友。泉壑:指山泉和深谷。翳:遮蔽。清密:幽静。古凤:传说中的凤凰。閟(bì):封闭,隔绝。灵音:仙界的美妙声音。营营:忙忙碌碌的样子。消永日:消磨掉漫长的时光。 【译文】 很久没有人来过这里了,我安居在深山之中,常常闭门不出。 怀念着山林间的老友
【注释】 兀坐:孤独地坐着。流光:指时间如水般流逝,比喻时光易逝。见尔:见你。庭心草:庭院中生长的草。亭亭:形容草木挺拔而高峻的样子。花未开:花朵还未开放。靡靡:柔弱下垂的样子。潜荄(kāng):地下的根,这里指小草。几化萤:几乎变成萤火虫了。芳蕤(ruí):茂盛的花丛。悁(yuān)虑:忧愁烦闷。果:实在。非计:不是计划。早期。 【译文】 孤独地坐着,看着时间在流转。看见你在庭院里长出了草。
诗句释义与译文 落日重云下,哀哀闻子规。 注释: 1. 落日重云 - 指夕阳下的乌云,暗示着傍晚的天气。 2. 哀哀 - 声音悲伤,这里形容鸟叫声。 3. 子规 - 杜鹃的古称,常在暮春啼鸣,是典型的春天景象。 译文: 在傍晚厚重的云霞中,传来了那哀伤的杜鹃声。 荆玉化为土,湘泪摧空枝。 注释: 1. 荆玉 - 指荆州出产的美玉,常用来比喻贵重之物。 2. 化为土 -
注释与赏析 寄姚赣州 雪蓬生剡溪,家近放鹤岑。 晋士有遗风,爱寻支遁林。 得善忘形服,率然披素襟。 功名亦偶尔,王戴非无心。 今人异古昔,贱义而怀琛。 萧条石门咏,浩荡东山吟。 如何昌黎翁,醉乡讥湎沈。 玉带与金鱼,刘毕非所钦。 解析: 1. 雪蓬生剡溪:描述一种景象,雪花飘落如同生长在剡溪(浙江绍兴附近一条河流)的雪蓬。 2. 家近放鹤岑:靠近放鹤岑,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3.
【注释】 夏夜怀洞霄 其一:此诗是作者在夏夜思念隐居于洞霄峰的好友。 跣足曾穿古洞,衲衣挂在长松:曾经光着脚穿着僧鞋穿过古洞,现在把袈裟挂在长松上。 一别烟霄十载,夜来梦入西峰:自从分别以来已经十年了,今夜梦中又来到西边的山峰上。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怀人之作。诗人在夏日的夜晚怀念着一位隐士,他光着脚丫,曾穿过古洞,如今将袈裟挂在长松上。十年过去了,他终于梦见这位隐士
夏夜怀洞霄 其二 凉夜宛游清境,归时尚爱攀松。 回首云烟满目,尽遮九锁寒峰。 注释: ①宛游清境:仿佛在清凉的境界中漫游。②攀松:指在松林中漫步。 译文: 在凉爽的夜晚,仿佛在清凉的境界中漫游,回家时仍然喜欢在松林中散步。 转身望去,云雾缭绕,满眼都是云雾。所有的山峰都被云雾遮住了,只剩下九座山峰的轮廓。 赏析: 《夏夜怀洞霄》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写景为主
【注释】 1.秋馆:秋天的客舍。馆,旅店。 2.林暑渐消歇:树林中的暑气逐渐消退。 3.爽气浮高松:凉爽的风拂过高高的松树。 4.风蝉有遗响:风把树上残留的蝉鸣吹得断断续续。 5.露花结秋红:露水凝结成花形,仿佛是秋天里绽放的红花。 6.微月出东岭:月亮从东面的山岭中升起。 7.碧云散遐穹:淡青色的天空中飘散着白云。 8.暮馆正虚寂,泉声杂鸣蛩:傍晚时分,客舍显得异常宁静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将别旧山寄伯弜”,然后根据要求圈出重点诗句进行解读。“吾道贵日损,纪纲付有力”:我的志向是崇尚简约、减少物欲。“誓舍耕凿资,生以给信食”:我发誓舍弃耕作和开荒的收入,用它们来养活我。“岁晏民物耗,霜枯鹰隼击”:到了年尾,人们和万物都遭受着损害,寒霜使鹰隼的羽毛也变得焦黄而脆弱。“寂士无丰姿
诗句释义与注释- 吴渚僧归落日曛:吴州(今江苏苏州)的僧人在落日余晖中返回,这里的“吴渚”指的是中国江南地区。 - 故王宫井已无闻:曾经是王族居住的地方,现在井已经废弃,不再有任何声音。 - 水边尚有红蓝草:在水边仍然生长着红色的和蓝色的草。 - 不染香衣染堑云:这些红蓝草不会让穿它们的衣服沾上颜色,就像那些被染污的云彩一样。 译文 送一位僧人回到茜色的小径上,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他的身影上。
【解析】 本诗是一幅画景,“一株老树蔽荒林”,是画面的主体。“下有藤悬巨蟒身”一句为画面的动态描写。“几度日斜乌鸟散,山昏鬼哭断行人”两句是画面的静态描写。 【答案】 译文: 一棵老树挡住了荒芜的树林,下面悬挂着一根巨大的树枝。 多少次太阳偏西时鸟儿散去了,黄昏时分山谷里传来了鬼哭声和断裂的脚步声。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荒寂、幽深的画面。首句写景,“一株老树蔽荒林,下有藤悬巨蟒身。”以动写静
诗句原文: 唐栖寺前溪水流,客帆来往旧杭州。津亭树老无人记,得见几回僧白头。 翻译: 在唐栖寺的前面,小溪潺潺流淌,过往的船只载着客人往来于旧时的杭州。津亭旁的古树年岁已久,却鲜有人记得它的存在。我有幸再次见到那些曾经白发苍苍的僧人,他们似乎也在这宁静的山水间寻找心灵的慰藉。 注释: - 唐栖寺前: 描述了诗人所在的位置和所见的自然景色。 - 溪水流: 描绘了小溪流动的景象。 - 客帆来往:
【注释】 过吴门:路过苏州城门。 其一:第一首诗,这里指的是诗人在吴中时所作。 故苑:旧时帝王的花园或宫苑,这里泛指苏州。 烟花:盛开的花朵。 百草香:各种花草的香气。 五湖:太湖的别称。 湖人:指居住在太湖周围的人。 事茫茫:事情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浮云:飘浮在空中的白云。 春阴合:春天的云气聚合。 西山:指苏州城西的山。 【赏析】 “故苑烟花百草香,五湖人去事茫茫”。首联两句写景
过吴门 其二 注释: 1. "花落春江一夜风":花朵在春天的夜晚被风吹落。 2. "满江烟碧撼垂虹":整条江都被雾气笼罩,如同碧绿色的波浪撞击着桥上的彩虹。 3. "轻舟浮载如天上":小船在水面上漂浮,仿佛在天空中飞翔。 4. "况是残云细雨中":更何况是在细雨和残云之中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以花朵为引子
【注释】 白公: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竹阁:在杭州灵隐寺,为白居易所建。晚:指冬天。城市人归:指城市里的人都回家了。雪平:指积雪覆盖着大地。灯:指寺院的灯火。北高峰顶上:指的是北高峰。塔如千尺玉长檠(qǐnɡ):塔如同千尺长的玉石制成的长檠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冬夜图景。诗中的“竹阁”是白乐天所建,位于杭州灵隐寺中。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送走了一位僧人,回到了竹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