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希昼
寄寿春使君陈学士 三处波涛郡,连年辍谢公。 春斋山药遍,夜舶海书通。 楼润星河露,川寒鼓角风。 谁当刊惠政,一一古贤同。 注释: - 三处波涛郡:指的是三个位于波涛汹涌的沿海地区的城市。 - 连年辍谢公:意思是连续几年没有听到谢公(谢灵运)的诗作。谢公是指古代著名诗人谢灵运。 - 春斋山药遍:春天时,书房里摆满了新鲜的山药。 - 夜舶海书通:夜晚的时候,船只往来传递着来自海边的信函。 -
【译文】 断碑残石,在寒风中被折断,零落的文字仿佛看见断虫在啃食。远山的坟冢草际处,墓土被掘,半露出堑壕中的冰层。遗迹已无,谁人在此?年久事消,一切空寂。唯听到那棵坏的陵柏树,发出凄凉的悲鸣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诗题“断碑”即写于他晚年任方镇节度使期间,时值安史之乱平定后。 “片玉侵寒折”,以“片玉”比人,说明人虽高洁,但难免受世俗浊流的侵害而折损
注释: 1. 见说雕阴僻,人烟半杂羌:听说在偏僻的山阴,人家稀疏,有羌人居住。 2. 秋深边日短,风劲晓笳长:秋天来临,边塞天气渐冷,太阳逐渐短小,晨风吹得急促,清晨时号角声也更长些。 3. 树势分孤垒,河流出远荒:树木的气势分隔着荒凉的地方,大河从远方流来。 4. 遥知林下客,吟苦夜禅忘:远远的知道是林中的客人,他因夜深而感到疲倦,以至于忘了打坐修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
注释: 寄题武当郡守吏隐亭:写给武当郡的官署,官署里有个隐士的亭子。 郡亭传吏隐,闲自使君心:在郡署亭子里,传递着隐士的消息,我闲暇的时候,就想到隐士的心思。 卷幕知来客,悬灯见宿禽:把门帘卷开,就能知道有客人来了;挂起灯笼,就可以看见宿鸟飞过。 茶烟逢石断,棋响入花深:喝茶时烟雾遇到石头就会散开,下棋的声音传到花丛深处。 会逐南帆便,乘秋寄此吟:等到秋天南风起帆,我会带着这些诗篇回到家乡。
【注释】 承旨:指翰林学士,掌制诰。宋侍郎:即宋之问,唐初著名诗人。林亭:指宋之问在长安的官署中的书房。翰苑:翰林院。营:经营,筹划。嘉致:美好的情致。山意:山景。会茶:指会稽山。野客:隐者。啼竹:指竹林里的鸟儿。雪溜:指瀑布。危石:高峻的岩石。棋灯:棋盘上点燃的蜡烛。言诗:指作诗。素:平素。苦:艰辛。虚答:虚假地应诺。侍臣心:侍奉皇帝的心思。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宋之问的林亭之作
送惟凤之终南山 阙内寒生早,南山万木凋。 长空人望绝,积雪独寻遥。 静息非同隐,闲吟忽背樵。 几侵峰顶月,相念起中宵。 注释:在皇宫里,由于气候寒冷,所以早早地就有寒意,南山上万木凋零。长空中没有人的身影,只有我独自行走在雪地上寻找遥不可及的山峰。静谧的生活并不等同于隐居生活,闲暇的时候,我常常背着柴火去山上采药。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山顶上的月光下,心中不禁思念起你来了,直到半夜才回到家中。
注释:郡斋(官署)靠近少室山,夏天的树木在树阴下清凉宜人。何况是有很多空闲日子,我应该悬起长长的睡意。 角当中岛起,樯背远桥沈。 独爱南楼月,终期宿此吟 。 注释:船帆上端和中间的桅杆升起,船尾和桥头都沉没在水中了。我特别喜欢南楼明月,最终期待能在这吟诵诗句
送信南归雁荡山 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 路在深云里,人思绝顶归。 长天来月正,危木度猿稀。 谁得同无念,寥寥此掩扉。 注释: - 千峰邻积水:形容雁荡山周围的山峰与积水相连,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 秋势远相依:秋天的景色与雁荡山的山势相依相偎,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 路在深云里:指通往雁荡山的路被深深的云雾所覆盖,给人一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感觉。 - 人思绝顶归
远望知无极,穷秋日向残。 孤泉泻空白,众木倚云寒。 静想猿啼苦,危闻客过难。 寸心宁可寄,前去雪漫漫。
别业沧波外,秋风归去心。 玉绳天阙远,金柝海城深。 素瑟沈幽意,寒螀共苦吟。 邻渔知有约,乘月夜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