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致远
寓兴 愿言扃利门,不使损遗体。 争奈探珠者,轻生入海底。 心荣尘易染,心垢正难洗。 澹泊与谁论,世路嗜甘醴。 注释: 1. 愿言扃利门:愿言,表示愿望;扃,关闭,指关上门;利门,利益之门,这里比喻名利场。愿言扃利门,意思是希望关上门,不要受到名利的诱惑。 2. 不使损遗体:遗体,指身体。不使损耗身体,意味着要保持身体健康。 3. 争奈探珠者:争奈,表示无奈;探珠者,指寻找宝物的人。争奈探珠者
诗句解读: 1. 白云溪畔创仁寺,三十年来此住持。 - 白云溪:一个自然景观,通常指的是一条蜿蜒曲折、风景优美的溪流。溪旁可能建有寺庙,供人们游览和朝拜。这里的“白云”与“溪”结合,形成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 - 创仁寺:可能是新建的寺庙的名称。仁是佛教中的一种美德,这里可能是表示这座寺庙以仁德为本,注重修行和教化。 - 三十年来此住持:表明寺庙的主持已经在此居住了三十年
临镜台 烟峦簇簇水溶溶,镜里人家对碧峰。 何处孤帆饱风去,瞥然飞鸟杳无踪。 注释: 临镜台:登上镜台,即指登上高楼或高处。 烟峦簇簇水溶溶:形容山水如画,烟雾蒙蒙,山峰层层叠叠,水面波光粼粼。 镜里人家对碧峰:比喻诗人站在高处,看到的家乡景色如同镜子中的倒影一样清晰。 何处孤帆饱风去:描述一艘帆船在风中行驶,帆满风劲,仿佛要驶向远方。 瞥然飞鸟杳无踪:形容鸟儿突然飞走,消失得无影无踪。 赏析:
【注释】 乡乐杂咏五首 其四 束毒:指在古代以黑色为贵,这里指女子。 蓬头蓝面异人间,押队来庭学舞鸾。——蓬头:头发蓬松,形容不修边幅。蓝面:脸上有青黑色的斑纹,是古代刑犯或贱民的标记。押队:押着队伍,这里指女子被强迫到宫廷中作歌舞表演。庭:宫门内庭院。学舞鸾:学习跳舞,模仿鸾鸟(传说中天上的吉祥鸟)。 打鼓冬冬风瑟瑟,南奔北跃也无端。——打鼓:击鼓声,此处形容鼓点急促。冬冬、瑟瑟
【注释】 狐能化美女:狐狸变化为美女。狸亦作书生:狸变成文士的装束,也就是书生。 谁知异物类:谁知这种动物是异类。 幻惑同人形:变幻迷惑使人的形体变得和人类一样。 变化尚非艰:变换形态尚且不是一件难事。 操心良独难:用心去想却难以做到。 欲辨真与伪:想要分辨出真假。 愿磨心镜看:希望磨砺明镜来观察。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以“狐”喻人,以“狸”喻人。全诗通过“狐”
江南荡风俗,养女娇且怜。 江南地方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养育的女儿们都很娇美可爱。 性冶耻针线,妆成调管弦。 她们性格放纵而不拘小节,打扮起来弹奏着乐器。 所学非雅音,多被春心牵。 她们所学的音乐并不是高雅的乐章,而是被春天的心情所吸引。 自谓芳华色,长占艳阳年。 她们认为自己的青春美丽,总是占据着阳光明媚的时光。 却笑邻家女,终朝弄机杼。 然而她们嘲笑邻居家的女子整天只忙于织布机上的劳作。
【注释】 黄金面:指戏曲中的“生”角色,因脸涂以金粉而成黄金色。大面:指戏剧中的脸谱画。 手抱珠鞭:手持马鞭。 疾步徐趍(wěi chí)呈雅舞:形容舞蹈步伐快慢有节。疾步,快速行走;徐趍,缓步行进;呈,表现;雅舞,优美的舞蹈。 丹凤舞尧春:传说舜时有一只神鸟名叫丹风,它从南方飞来,在舜帝庙前作舞,舞姿优美,歌声悦耳,使人们陶醉,这就是传说中的《九韶》乐歌。这里指舞蹈动作优美,如神鸟之舞。尧
注释: 乡乐杂咏五首 其五:狻猊(suānní狮子,即狮子座) 远涉流沙万里来,毛衣破尽着尘埃。 摇头摆尾驯仁德,雄气宁同百兽才。 译文: 狻猊从遥远的流沙之地跋涉而来,它的毛发已经磨损殆尽,浑身沾满了尘土。 它摇着头摆动着尾巴,驯服了仁德,它的雄壮之气岂能与百兽相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狻猊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仁德的驯服。狻猊是狮子座的象征,象征着勇敢、坚定和智慧
《山阳与乡友话别》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 相逢暂乐楚山春, 又欲分离泪满巾。 莫怪临风偏怅望, 异乡难遇故乡人。 ``` 译文 刚在家乡相聚享受春天的美景,又要离别,泪水沾湿了面巾。 不要奇怪我面对春风还频频眺望,因为在这里很难遇到家乡的人。 注释 - 相逢(yī fǎng):刚刚相遇,刚刚相见。 - 楚山春:指春天的湖北地区,楚为古国名,以楚国地名为山称山
注释:僧人啊,不要只说青山好,青山再好又怎样?以后他日我足迹所至,一入青山就不再回来。 赏析:诗中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情怀。诗人在山上生活久了,觉得山好,但是更向往的是外面的世界,所以即使山再美也不愿再出山。这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许多人共有的情怀,因此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