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九皋
【注释】:塞北:指今内蒙古一带。狂胡旅:匈奴人的军队,“狂”是夸张的写法。 “虏骑瞻山哭”:形容敌军溃败时的情景。 王师:这里指汉朝军队。 当遂勒金徽:应立即挥舞金印指挥作战。 “金徽”是古代将帅的标志物,此处指将军的印章。 【赏析】:《战城南》是一首乐府诗题作品。它描绘了汉军在战斗中的威风,以及胜利后的喜悦心情。诗中充满了战斗的豪迈和胜利的激情。 首句“塞北狂胡旅,城南敌汉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亡国秦韩代 - 译文: 曾经是秦国和韩国的统治者,现在却沦为亡国之君。 - 注释: “亡”在这里表示失去了国家,“秦韩代”则意味着曾经的秦朝和韩国的统治时期已经过去。 2. 荣身刘项年 - 译文: 现在自己虽然荣耀,但已不是当年项羽、刘邦那样的英明之主。 - 注释: “荣身”指的是现在的自己,“刘项年”指的可能是历史上的汉高祖刘邦和项羽
诗句释义: 1. 送部四镇人往单于别 - 这句表明作者正在送别四名从各个镇子来的官员,他们即将前往与单于(即匈奴的首领)见面。 2. 天下今无事,云中独未宁 - 这句话表达了当前天下和平无事的景象,然而在云中地区仍然没有安宁,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区域或民族尚未臣服,仍存在动荡。 3. 忝驱更戍卒,方远送边庭 - “忝驱”表示惭愧,因为自己被派去调动更戍的士卒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赏析诗句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内容上要联系全诗,形式上要关注手法。此句“四海游长倦,百年愁半侵”是说诗人长期在外漂泊,心中满怀忧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苦闷之情,为后文写“赖窥明镜里,时见丈夫心”作铺垫。第二句“赖窥明镜里,时见丈夫心”是说诗人借助镜子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认识,也反映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
【注释】关山:指边塞。玉塞:玉石砌成的边防墙,这里代指边塞。抵:接触。高阙:高耸的城楼或烽火台等军事设施。遥心:遥远的思念。三边:泛指边境地区。霜静:霜雪静止不动。晞(xī):晒干。光渐没:月光逐渐消失。思君:思念友人。不可见:看不见。空叹将焉歇:徒然叹息,何时才能停歇? 【赏析】《关山月》,是一首描写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怀念之情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望月”这一动作,表现了征人怀乡、思归的感情
一年卧衡门,复领楚西牧。 此行谁使之,应不为斗粟。 和衷乏僚寀,供御少徒仆。 讼亭日无事,何必修边幅。 每当风日佳,散步自扪腹。 仰天舒郁襟,大块苦局促。 正声发唇齿,馀响振林木。 浮云敛太清,长风动虚谷。 虽未谐宫商,犹堪拟丝竹。 缘非不平鸣,祇用矫庸俗。 新亭已结构,徙依一寓目。 燕雀莫惊猜,吾将逐黄鹄
邅回沅浦中,转入夜郎天。 路出浮云上,山悬飞盖前。 烟霏开远戍,林薄带长川。 羽檄宵来急,横戈欲按边。
四海游长倦,百年愁半侵。 赖窥明镜里,时见丈夫心。
天下今无事,云中独未宁。 忝驱更戍卒,方远送边庭。 马饮长城水,军占太白星。 国恩行可报,何必守经营。
徐九皋是唐朝的诗人。 字号和生平的具体信息在历史记载中并不明确。他生活在唐朝的天宝年间,具体时间为玄宗天宝初年。在那个时期,徐九皋担任过河阴尉的职务,这个职位虽然不算特别显赫,但足以让他接触到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进而影响他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