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译文以及全诗内容来分析理解。 “万壑朝溟海”意思是:群山万壑朝着大海汇聚。此句中,“万壑”即指群山万壑,是写景;“溟海”指大海,是写景的宾语,即“万壑”所聚之水。这一句描写了大自然雄伟壮丽的景象。“萦回岁月多”意思是
【注释】 登祝融寺兰若:登上祝融寺的寺庙。祝融寺,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兰若,梵语译音,意为僧舍、寺院。 【赏析】 诗题中的“祝融”是指湖南岳麓山的最高峰祝融峰。传说祝融是上古三皇之一。这首诗写诗人游览岳麓山时所见到的景象和感受。 开头一句“祝融绝顶万馀层”,点出岳麓山之高峻。接着写登山过程:“策杖攀萝步步登”,用“策杖”、“攀萝”等词语描绘登山的情景,生动形象,富有动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 第一句:久居石溪,想端午节。“久居”是说对端午的怀念,“思”表达思念之情。 第二句:在驿馆楼前观看发机仪式。“馆驿”是说在驿馆中,“楼前”是说在楼前观看,“看”表达观看之意,“发机”是说举行发机仪式,“礼炮”“鼓声”“雷隐隐”,描写了节日的气氛,“兽头凌处雪微微”点出端午的风俗。 第三、四句:水波上冲激,波浪突出,入齐城,飞鸟退飞
译文 射策考试后开始做诗, 我深感惭愧,没有才能。 不敢期望青律的变革能使寒灰复燃。 晴朗天气中,断雁掠过云端而去; 暖意中,鸡儿旁酒香四溢走来。 箭已发射,仍担心杨叶飘落太远, 愁绪生起,只恐怕杏花开放时节。 曲江春天还浅,游人稀少, 整天看山,醉醺醺地独自回。 注释 -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通过策问来测试考生的学识。 - 明时:指的是清明的官场时期。 - 青律
诗句解读: 1. 嵩高降德为时生 - “降德”指降低德行,“嵩高”指的是嵩山,“为时生”表示因应时代而生。 2. 洪笔三题造化名 - “洪笔”指大手笔,“三题”指三次提名,“造化名”指自然和宇宙的命名。 3. 凤诏伫归专北极 - “凤诏”指的是皇帝的诏书,“伫归”表示等待归来,“北极”指的是北极星,象征着最高的地位或目标。 4. 骊珠搜得尽东瀛 - “骊珠”指珍贵的珍珠,“东瀛”指的是东方的日本
本诗句是唐代诗人卢肇的《及第送潘图归宜春》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三载皇都恨食贫,北溟今日化穷鳞。青云乍喜逢知己,白社犹悲送故人。对酒共惊千里别,看花自感一枝春。君归为说龙门寺,雷雨初生电绕身。”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的喜悦之情。首句“三载皇都恨食贫”,描述了作者在皇都中的艰难生活和对贫苦生活的感慨。次句“北溟今日化穷鳞”,则表达了当得知自己考中进士时的喜悦和激动
【注释】 将归宜春:指作者的归途。留题新安馆:在宜春留下诗文作为留念。东里:指作者家乡附近的村落。郑乡:古县名。西家:指作者的同乡。丘墙:坟墓,代指故居。芸台:汉代董仲舒所建。四部:指春秋两经和五经。学老郎:学习《尚书》《礼》《乐》《春秋》等经典。天外鸳鸾:指远在天外的双鹤或鸳鸯。愁不见:忧愁而不得相见。山中云鹤:喻指高洁之士。喜相忘:喜悦地忘记彼此。皂盖:古代官员的黑色车盖。犹张皂盖
诗句释义 1 秋天草木正萧疏:描述了秋天时草木萧瑟、衰败的景象。 2. 西望秦关别旧居:表示向西望着秦地的关口,告别了旧居。 3. 筵上芳樽今日酒:在宴席上,今天有美酒相待。 4. 箧中黄卷古人书:指收藏着古人的书籍和卷轴。 5. 辞乡且伴衔芦雁:离开家乡,暂且陪伴着像芦苇一样飞翔的大雁。 6. 入海终为戴角鱼:即使入了大海,最终也会变成带着长角的鱼类。 7. 长短九霄飞直上:无论是短小还是高大
明月照巴山。
耸翠峰高千百尺,四时常似莓蓝色。 卓然万古镇祗园,世代鬼工驱不得。 巍巍直上插青天,远疑似与天相连。 登临下视群山小,千里平铺在眼前。 藤蔓交加生薜荔,土毛苍藓相蒙蔽。 风剪云开雨歇时,飞出一山新翡翠。 日回影倒落前溪,烟波湛湛浸琉璃。 更将何物可比类,分明一只擎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