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渐逵
【注释】 1.《灵鸟篇》:晋代王嘉的《拾遗记》中有《灵鸟赋》,南朝梁元帝萧绎的《灵鸟赋序》中也有“灵乌”一词。 2.李三洲:人名,不详。 3.珊瑚:一种海生植物,生长在海中的石头下。 4.颜自怡:感到高兴、愉快。 5.麟凤:麒麟和凤凰,古人认为它们是祥瑞之兆。 6.玩习:玩耍,学习。 7.抑抑:文雅庄重的样子。 8.珍奇:珍贵的宝物,也指珍稀的动物。 9.丹穴:传说中产朱红色丹砂的地方
旬日已闭关,为君重一出。 百年吾道在,意气自相翕。 肩舆渡遥山,衣冠倏以集。 皎皎白云岑,冷冷九龙脉。 徘徊共一观,可以喻素质。 圣贤肇间气,夙缘抱灵骨。 方知浊世人,蠢蠢徒沦汨。 道器本不殊,心事乃合一。 艮体日光辉,基原在笃实。 相期敦好言,努力崇明德。 注释:旬日已闭关,为君重一出。十天前已经闭门不出了,现在为了你才出来。百年吾道在,意气自相翕。我一生追求的大道在,志向自然相互吸引
译文 世人都喜欢仰望天空、指天为尊,却不知道天的本真面目。 在遥远的苍茫之间,我极目远望,看到了天地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 殊不知,大自然的化育之下,世间的一切都在遵循着宇宙间的玄妙法则。 无论是精细还是粗犷的事物,其本质都是没有差别的,远近之间的事物都有内在的逻辑。 道家的清虚之学兴起,禅宗顿悟的教义也随之而来。 平实的语言讲述相轮的道理,而悬想并非我所能够比拟的。 懂得尊崇而又礼敬卑微
【诗句】 君不见瓯东道人骑白鹿,苍虬黄鹄纷相逐。几叩天阍不肯开,暂住罗浮白云麓。 玉冠文佩纷陆离,要与南斗争光辉。河鼓吞声蹈榆汉,天孙落锦逃襄机。 主张仲尼排百子,冥心直欲寻玄旨。断翻旧案黜疏笺,蠹行空怜二千纪。 大毛小郑惊且叹,王肃贾逵吃不言。羲皇上人分半席,独酌玄酒窥无弦。 昨宵遥向越山峤,抛却驺舆入林筱。举麾嘘吸走天吴,落笔飘飖骇朱鸟。 君不见城南老吏倒衣中,簿书仓遽悽神魂。日中聩眊长挥汗
注释: 象龙不致雨,画饼难充饥。——比喻空有虚名的人难以得到实际利益。 如何道学者,高谈使人疑。——指那些只会谈论而没有实际行动的人。 八珍有成谱,五鼎方朵颐。——指人们只注重吃美味佳肴,却忽视了食物的营养。 虚言竟无益,枵腹徒怅咨。——空洞无物的话语是没有用处的,只有吃饱肚子才能感到满足。 不如菽与粟,饔飧有馀资。——指那些简单朴实的生活,能够让人感到满足和幸福。 所以君子心,慥慥恒若兹
诗句释义 1 灵鸟止川蜀,缥缈青城端:灵鸟栖息在四川的川蜀地区,它的居所高耸入云,如青城山那样。 2. 朝餐雪山禾,夕饮峨眉湍:每天早晨,它吃着山上的野草,傍晚则饮用清澈的山泉水。 3. 浊世罕所逢,奇瑞争快观:在浑浊的社会环境中很少遇到这样的景象,珍稀的瑞兽令人惊叹。 4. 阊阖环帝庭,嘉树林天门:阊阖环绕着皇帝所在的宫庭,那里有茂盛的树木,如同天门一般。 5. 八翼为谁危,一枝未乃安
这首诗是苏轼在中秋佳节时所作,他与友人在樾森楼饮酒赏月,写下了这首《中秋对月歌》。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狂生狂生性任真,自称太古无怀民。 每便赤脚踏芳草,岂知长陌纡缁尘。 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这一天天气特别好,良朋好友们都来一起赏月。 两山秋天景色高峻且陡峭,皎洁的月光仿佛与我为邻。 网鱼恍若赤壁口,泛舟疑是西湖滨。 岱麓先生天下士,北门锁钥封疆臣。 乘槎万里至南海,爱我山水期半分。
诗句解析 1 忆昔在燕京,贤哲翕然至:回忆起从前在北京(燕京)的时候,那里有众多贤明的学者和智者聚集。 - 燕京:北京古称,此处指代中国北方的重要文化和政治中心。 - 贤哲:指的是有智慧和才能的人。 - 翕然至:形容众多贤才纷纷而至。 2. 矩步遵洙沂,言论窥姚姒:他们的脚步规矩而稳健,遵循着洙水和沂水的原则,其言辞也像姚姒般深刻。 - 矩步:比喻行为端正、稳重。 - 洙沂:古代两条河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灵鸟翔千仞,乃在湖湘间”的意思是:灵鸟翱翔于九百尺的高空,栖息在湘水的岸边。“德威岂不显,寥落悲岁年”的意思是:你拥有显赫的功德和威严,可为什么还要如此悲伤呢?“翳翳抢榆者,引领徒茫然”的意思是:那些在树上抢食的小鸟,引颈仰望却只能感到茫然。这三句主要写洞庭湖边的景色,并借景抒情,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 【答案】 译文: 灵鸟翱翔于千仞之上,就在那湖湘之间。
离索何所有,是为丽泽亲。 斯文日云晦,岂不在吾人。 缁黄混岐流,管晏迷要津。 嗟予眇孱质,安能抗其群。 太阿贵握柄,壮舆在双轮。 愿君起颓波,一洗归淳真。 感叹方自兹,离别何足云。 【注释】 1、离索:指离别。 2、丽泽: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仲舒久次迁广汉太守。……会贤良文学策问,武帝前殿,通籍中朝。” 3、斯文:这里指儒家文化、学术。 4、云晦:阴暗不明。 5、缁黄:指佛教僧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