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渐逵
【注释】 自城:即自城山,在今广西柳州市。徒:徒然。乡间:家乡。旧居:原籍。寄:托付。伦白山:作者的朋友名伦白山。 五月:夏季。空山:空寂的山中,指自城山。荔枝:南方特产水果。熟:已熟,指荔枝成熟季节。 两年:两年来。经暑:经受夏天炎热。寄岩扉:托付山中的石门。岩扉:山中的石门,这里指山中的草堂。 石渠:山中的溪水。天远梦不到:指山中清幽,与世俗隔绝,连做大官都梦见不到。 藤枕:用藤条做的枕头
这首诗是杜甫在除夕夜写的,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知识的热爱。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plaintext 縻食人间愧腐儒, 遗经修葺意何如。 春风亦到扪萝径, 茅屋空围满架书。 交海只今烦总制, 汉皇何日定居胥。 华峰未足图南睡, 又报山中一岁除。 ``` 注释: - 靡食人间愧腐儒:意为生活在世间,却愧为腐儒。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身处世间,但心中仍然怀有学问,不能甘于做一个只会吃喝的人。 -
寿张蒙溪方伯初度 两勤播命奠明区,十郡欢歌寿庆馀。 沧海白云趋屏树,赤蛇朱鸟肃冠裾。 薇花席上秋光满,鼓角声中瑞气舒。 盖世勋名应属望,白头今已愧迂儒。 注释: - 两勤播命:表示对国家和百姓的忠诚。 - 奠明区:为新上任的地方官举行庆祝仪式,表示对他们的祝福和期望。 - 十郡欢歌:表示十座城市的人都在欢唱。 - 赤蛇朱鸟:象征祥瑞。 - 薇花席上:形容宴会上的环境。 - 鼓角声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题干要求分析牧牛图的诗句,注意是“逐句”,因此需要对全诗进行整体理解,然后逐句进行赏析。 (1) “丰年只道牧牛好,饱卧一蓑还自怜”,意思是说丰收的年景里,人们总认为放牧牛儿最自在。他们吃得很饱,就靠在蓑衣上打起了瞌睡,还为自己感到可恨。 (2) “碧云芳草压春陇,短笛软风低暮天”的意思是:碧色云彩覆盖着春天的原野,芳草萋萋,春意浓浓
【诗句释义】 1. 七月七夕传奇事,千家万家祈巧针。 - "七月七夕":指农历七月七日的七夕节。 - "传奇事":不寻常或奇特的事迹。 - "千家万家":众多家庭。 - "祈巧针":祈求织出精美的针,比喻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2. 思秋病客喜携酒,何处征衣闻捣砧。 - "思秋":思念秋天,可能指的是因秋风引发的伤感。 - "病客":生病的人,此处可能是诗人自指。 - "携酒":带着酒。 -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胡仲器的送别之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如公自合归清庙,久滞闽天又越涯。 - "如公"是对胡仲器(宪长)的敬称,表示对其才能和德行的认可。 - "自合归清庙"意味着他应得其位,应当回到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 - "久滞闽天又越涯"则表达了胡仲器在闽地(即福建)任职时间较长,现在又被派往更远的地方,跨越了边界。 2. 两地为官犹见海,八年忧国已无家。 -
注释: 游李氏园:游览李氏的庭院。 城中足此村居景:城中有这么多这样的乡村景色。足,足以。 怯暑还来尽日看:怕热,但仍然在这里待了整天来看。 苍岚入座娱晓色:苍青的山峦映入座中,给清晨的景色增添了欢乐。 骈荫迎天欺午寒:茂盛的树木遮蔽了天空,好像在欺骗着炎热的中午。 人声忽隐竹溪畔:忽然间,竹林里的小溪边传来了人声。 茅屋半出藤萝端:茅屋露出一角在藤萝的顶端。 却似双鱼栖迹处
东方丹山 东方的丹山(即华山),想要攀登却难以到达。春光已经过去,我无法再上山了。 欲来不来春又过 , 出山何奈懒夫何。 想登华山却无法实现,因为春天已经过去了。登上华山却又懒得下山。 青松短壑不知暑,白石南山空有歌。 在青松翠柏和清泉小溪中,人们不会感到炎热。但是,在白色的石头上,却没有人在唱歌。 闻道兵戈盈泽国,却耽藤枕卧林柯。 听说战争让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刀剑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罗浮山时所作,描绘了他在山中漫步、饮酒赏景的愉悦心情。下面是逐句解释: 1. 再游波罗(再次游览波罗,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景点) - 注释: 诗题中的“波罗”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景点。由于没有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我们无法确定它具体指的是哪里。但根据后面的诗句描述,我们可以推测这可能是作者曾经游览过的一个风景名胜区。 - 赏析:
注释: 峡峰寒矗去来舟,暝色猿声江水流。 忆昔白云曾语别,共凭萧寺一跻游。 春来阅世惟高枕,病后怀人只自愁。 爱尔新诗散纡郁,竹深哦月伴淹留。 这首诗是诗人在收到友人方棠陵的飞来寺题诗后,即兴作答并寄给他的作品。 首联“峡峰寒矗去来舟,暝色猿声江水流。”描述了一幅壮阔而宁静的自然景象。峡峰巍峨,船只穿梭其间;黄昏降临,猿猴在江面上哀鸣。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