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玉馨
暮春 风柔南陌草芊芊,渐近清和四月天。 云净高楼无去雁,雨晴深苑有啼鹃。 扫除花锦铺苔席,摇荡春光飞柳绵。 屈指韶华如过隙,可令容易度流年。 注释: - 风柔南陌草芊芊:风轻柔地吹过南方的小路,草儿茂盛。 - 渐近清和四月天:渐渐地接近了清新和煦的四月。 - 云净高楼无去雁:天空晴朗,云层消散,没有飞鸟离去。 - 雨晴深苑有啼鹃:雨后晴天里,深苑中有杜鹃在啼叫。 - 扫除花锦铺苔席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征人天外怨离居,近接清江锦鲤书。 - 注释:远在他乡的游子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和怨恨,而一封来自远方的信笺如同锦鲤一样珍贵,带来了安慰和希望。 - 译文:远方的游子在天之尽头感到深深的哀怨,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清江的珍贵书信。 2. 明月似环人去后,碧天如水雁来初。 - 注释:月光如玉环一般美丽,映照着游子的离去;天空清澈如水,大雁刚刚飞临。 - 译文:当明亮的月亮升起时
【注释】 次陈云仙表姊寄怀原韵首韵乃先君讳也谨更一韵奉答:次,再次。陈云仙表姊,即表妹,表姊妹。 忆昔分携在玉京,至今罗袖有馀馨:回忆当初分别时是在天上,至今还留有你芳香的衣袖。 才如池草争春绿,人似梅花带雪清:她的才华像池中的水草一样竞相生长,焕发出春天的绿意;她的人如同冬天里盛开的梅花,散发着纯洁而高洁的清香。 违别十年天共远,相思千里月同明:离别已经十年了,天地相隔遥远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的字号是义山,他的作品以抒情诗为主。 海珠寺:位于今广东广州市海珠区。 隔岸烟花是锦城:指在岸边看到的烟花映照在锦城的美景。锦城即成都,古时的成都被比喻为锦绣之城,这里泛指成都。 水晶宫里有歌声:形容声音清脆悦耳。水晶宫可能指清澈透明如水晶般晶莹的宫殿或寺庙,歌声则指的是寺庙中僧人诵经的声音。 洲边鸥鹭随流至:描述洲边的鸥鹭随着水流漂向远方的景象。
暮春感怀 九十春光似转篷,半晴天气雾蒙蒙。 一池新水今朝雨,满地残花昨夜风。 画角帘开双入燕,碧消云净断归鸿。 韶华过眼真堪惜,何日王孙马首东。 注释: 1. 九十春光似转篷 - 九十:表示春天的到来,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 - 春光似转篷:形容春天的景色如同转动的篷布一样,不断变化和流转。 2. 半晴天气雾蒙蒙 - 半晴:天气有一半晴朗,一半多云或阴天。 - 雾蒙蒙
诗句解读: 1. 十二芳街近晚晴,争排弦管调清平。 - 这句描述了元宵节时,街道上人们热闹的场景,人们争相演奏乐器,营造出节日的和谐气氛。 2. 花开火树通宵灿,灯拥鳌山彻夜明。 - 这里描绘了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如同火树一般璀璨,同时强调了元宵节特有的装饰物“鳌山”(即灯饰)的明亮。 3. 月色溶溶莲步速,云鬟冉冉佩声轻。 - 此句通过“莲步”和“云鬟”这两个形象,展现了节日中的轻盈与雅致
这首诗的翻译是: 闲来独自鼓焦琴,夜静焚香是赏音。 万里家乡随地远,七弦嘹喨对天吟。 清风明月襟怀阔,流水高山怨恨深。 弹到落梅谁会得,楼敲钟鼓坐花阴。 诗句注释: 1. 弹琴:指的是弹奏古琴。 2. 闲来:指闲暇时。 3. 鼓:敲击。 4. 焦琴:古琴名,这里指古琴。 5. 夜静焚香:在安静的夜晚点起香,以示敬意。 6. 赏音:欣赏音乐的声音。 7. 万里家乡:形容离家很远。 8. 七弦嘹喨
【注释】 冬日:冬天的景色如春日:好像春天一样温暖 池塘水不冰:池塘中的水没有结冰 偶来书阁坐:偶尔来到书房中坐下 石潇青:指石头上青苔的颜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日景色的小诗。首句写出了冬日与春天相似之处,第二句描绘出冬天池塘中水未结冰的景象,第三句写自己偶尔来到书房中坐下来享受片刻宁静,第四句则是说自己在书房中偶然看到一块石头上有青苔。整篇文章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冬日的景色
注释:姑夫和我下棋对弈,听着雨声开启书房的窗子,看着花朵倚靠在装饰精美的窗棂边。 下棋消遣心情,我数着棋子,原不是为了胜负
注释: 秋日即事 水涨千江雨,林红一夜霜。 秋深鹰力健,风急雁声长。 金井馀阴薄,银床滴露凉。 飘零白羽扇,犹带旧时香。 译文: 秋天的景色 江水上涨,如同千万道暴雨; 树林被染成红色,一夜之间变成了霜地。 随着秋季的深入,鹰儿变得更加有力; 风声急促,大雁的叫声也变得悠长。 井边的余光越来越暗,银色的床榻上滴滴答答地洒满露珠,显得格外清凉。 飘落的羽毛扇子仍然带着那股旧时的香气。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