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芳街近晚晴,争排弦管调清平。
花开火树通宵灿,灯拥鳌山彻夜明。
月色溶溶莲步速,云鬟冉冉佩声轻。
遗簪落翠知多少,散逐东风满穗城。

诗句解读:

  1. 十二芳街近晚晴,争排弦管调清平。 - 这句描述了元宵节时,街道上人们热闹的场景,人们争相演奏乐器,营造出节日的和谐气氛。
  2. 花开火树通宵灿,灯拥鳌山彻夜明。 - 这里描绘了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如同火树一般璀璨,同时强调了元宵节特有的装饰物“鳌山”(即灯饰)的明亮。
  3. 月色溶溶莲步速,云鬟冉冉佩声轻。 - 此句通过“莲步”和“云鬟”这两个形象,展现了节日中的轻盈与雅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们赏月时的悠然自得。
  4. 遗簪落翠知多少,散逐东风满穗城。 - 这句表达了节日过后,许多遗留的物品散落在城中,随风飘扬,象征着节日的结束。

译文:
元宵佳节下帘子观看游人,
十二条繁华大道晚上晴朗,
大家争先恐后地弹奏乐器,
营造出节日的和谐气氛。
夜空中花朵般的灯光璀璨,
灯火如海,鳌山照亮整夜。
月色温柔,如同莲花般缓缓移动,
云发飘逸,佩声轻柔如风。
节日结束后,许多遗物飘散在城中,
随风而去,满城都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的描述,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热闹。诗人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节日的气氛渲染得栩栩如生。首联通过描绘街道上的繁华景象,为读者营造了一个热烈的氛围;颔联则通过“火树”和“鳌山”的形象,展现了节日的独特魅力;颈联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环境,进一步烘托节日的热闹和欢乐;尾联则以简洁的语言,总结了节日的美好回忆。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和美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