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
这首诗是作者对同僚的恭维和自谦。诗人以“内阁新成次大学士胡公韵 其二”为题,表达了他对胡公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以下是各句的翻译: 长日抽书开石室(长日抽出时间来阅读) 清时进讲侍经筵(在清平盛世中讲授经学) 苑中御气浮仙掌(皇家园林中的灵气飘动如仙人的手掌一样) 池上晴云湿彩笺(天空中的晴朗云朵使彩色纸张显得湿润)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为客两年留阙下,承恩此日佐名州。 - “为客两年留阙下”:表达了诗人在皇宫中度过了两年的时光,被贬谪到地方。 - “承恩此日佐名州”:表示在今天这个幸运的时刻,诗人能够回到家乡,担任一个有名誉的职位。 2. 天香不断生衣袖,大雪初晴送客舟。 - “天香不断生衣袖”:形容花香浓郁,仿佛衣袖都被香气浸染。 - “大雪初晴送客舟”:描述雪花刚刚停歇
诗句释义 1 生平孝义有天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某人一生的孝顺和义气,这些品质是上天所知道的。 2. 父子情深不尽思:诗人对这个人与自己父亲之间深厚的情感感到难以尽述(或表达)。 3. 归骨尚存当日事:虽然这个人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生前的一些事迹仍然存在。 4. 载铭空使后人悲:由于这些事情,后人可能会为这些人感到悲伤。“载铭”指的是铭记,“空使”表示徒劳无益地让后人为此悲痛。 5.
解析 诗句解读 1. 九重初起漏声稀,海色曈昽曙影微: 这句描述了清晨时分皇宫里的场景。"九重"指的是宫殿的多层结构,"初起”表示刚刚开始;"漏声"是古代宫廷中用于报时的小孔,这里特指计时的滴漏;"海色曈昽"形容天空的颜色如同海洋一样深邃而明亮;"曙影微"则描绘了天边曙光初现的景象。整句诗通过描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和皇宫内景,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庄严的画面。 2. 花隐玉楼通御气,香霏丹陛散朝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然后把握诗词的主旨大意,再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兄弟遘难人皆惜,乡里伤心我更悲”的意思是:弟兄俩遭逢变故人人惋惜,故乡邻里却更加伤心哀叹。“乡里伤心我更悲”中“乡里伤心”是指家乡的人们也感到悲哀,“我”指的是自己,“悲”是悲伤
《次韵寄祭酒胡公若思盖嘲之也》赏析 金幼孜的《次韵寄祭酒胡公若思盖嘲之也》描绘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和理想的感慨。诗中,“老去襟怀谁与开”,表达了岁月流逝带来的心境变化。“喜闻燕子及春回”则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景象,春回大地,燕子归来,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朋友的赞美
【注释】 挽曾秬光荐 其二:挽,是祭文。秬光,名不详,可能是曾秬光的朋友,因他死后曾为其撰写祭文。荐,指祭文。一作“荐”。 生死茫茫未可知,九原一去负深期。 【赏析】 首联是说生死茫茫不可测,自己已随先父归九泉了。九原一去,即永远离开了人世。 偶看书札伤前事,细读新诗感昔时。 【赏析】 次联为挽文的第二部分,大意是说偶尔看到朋友书信,想起往日的往事,细读他写的诗,又想起从前的日子
这首诗是明朝官员傅汝舟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故土河南的深深眷恋。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宪府声华蔼缙绅,还官总喜慰斯民。 注释:在御史台(俗称“宪府”)中,他的声誉和才华充满了整个缙绅阶层。回归家乡后,他为百姓带来了喜悦和安慰。 2. 绣衣出殿香烟合,紫诰从天雨露新。 注释:穿着绣有龙纹的官服,走出大殿时烟雾缭绕,仿佛神仙一般。手持紫红色的诏书(皇帝授予大臣的正式任命文书)
【注释】 湖山:山水。总喜:常喜。高年:指老年。荣禄养:指受到朝廷的恩赐。辽东鹤:指潘处士的诗风高迈,如鹤立于雪中。令子词林:指你的儿子善于写诗。楚些:一种诗歌体裁,这里特指南国诗人屈原的《离骚》。 【赏析】 此首送潘处士归钱塘之作。 首句“湖山旧隐最从容”,是说钱塘的山水之美是历代以来所公认的,因此作者对潘处士归隐此地感到十分荣幸和欣慰。次句“诗酒闲中杖履同”,进一步点染出钱塘的景色之美
【注释】力期科第继前人:希望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以继承前人的功业。科第:科举考试的名次。继:继承。前人:先人、祖先。青云志莫伸:意指高远的志向未能实现。青云:原形容天上云气,这里比喻仕途升迁。莫:不能。白日悲风来万里:形容旅途遥远,气候恶劣,使人感到悲痛。白日:白天,指晴天。悲风:悲伤的风气。来:来到。万里:万里之遥。凶问及三春:指灾祸降临到春天,是时正值万物复苏之际。凶:灾害。凶问:灾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