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三月雨晴莺乱鸣,朝回送客不胜情。 - 注释:在春天的三月,雨后初晴,黄莺在树上欢快地鸣叫。早上回来时送别客人,心中难以抑制的情感。 - 译文:三月的天气突然放晴,黄莺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早上回来时,我送别了我的朋友,心中充满了不舍。 2. 船经沾渚片帆远,路入闽山一骑轻。 - 注释:船只经过沾满春雨的河面,一片小帆逐渐远去;道路进入福建的山区,骑着马的人显得轻松自在。
【解析】 1.鹤发:形容老人头发花白。垂垂:下垂的样子。北堂:指母亲。九十寿,表示祝颂之词。 2.年登九帙:指人长寿。益康强:更加健康强壮。 3.儿孙:子女。长日:整日。供滫瀡:供给酒食。滫瀡,酒食。 4.邻曲:邻居。无时:随时。献寿觞:敬献祝寿的酒杯。 5.蔼蔼丛萱:指萱草茂盛。雨露:指父母养育子女如春雨般润泽。 6.森森慈竹:指竹子挺拔如松。冰霜: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7.圣代:圣明之世
七夕 雨洗烦嚣属早秋,露华月影静悠悠。 谩从天上占乌鹊,空向河边望女牛。 旅馆倦吟偏对酒,谁家乞巧独登楼。 自缘鄙性真成拙,欲诉天孙半是愁。 【注释】 ①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的传说。 ②烦嚣:繁忙杂乱,喧嚣。 ③漫:胡乱。 ④鄙性:本性。 ⑤天孙:即织女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的古诗。诗人通过对七夕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第一句“雨洗烦嚣属早秋”,描绘了七夕节前的景象
见说高年七十过,忍闻薤露遽兴歌。 绣衣违侍云霄远,禄养荣沾雨露多。 故里乌啼悲宰树,青山马鬣暗烟萝。 贤郎述德存深孝,太史书铭永不磨。 【注释】: 见说高年:听说。高年:指年纪大。 见说:听说。 七十过:七十岁。过:超过。 云霄:天空。这里比喻高位或高官。 禄养:俸禄的供养。禄:俸饷。养:赡养。 故里:故乡。 乌啼:乌鸦叫声。 宰树:被杀害的人的尸体。 马鬣:马鬃上的毛,借指马。鬣是马鬃。 贤郎
【注释】 赋黄侍读瑞菊诗 其一:这是一首咏菊诗,黄侍读以菊入画,诗人也作此诗赞美菊花。 旧植芳丛护粉墙,一枝红艳独呈祥(旧植:以前就种植的。芳丛:美丽的花丛。红艳、独呈祥:指这朵红艳的菊花特别引人注目)。 骈花疑夺天工巧(骈:并列的)异质偏含雨露香(异质:不同一般的质地。雨露香:比喻菊花的清香)。 华萼有心同晚节,双娥无力倚新妆(华萼:即花萼,是花朵的一部分,这里指菊花的花托)。晚节:晚年的节操
【注释】 载:载着。扈(hu):跟随,扈从。乘舆:指皇帝的车驾。 林花:花木丛生的地方。 双:成对的。 绿藓:苔藓。 青芜:长出青草的地方。 欲:想。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随行扈驾途中所见西湖风景的诗作。前六句写湖光山色之美,后两句写游历之乐。全诗以“过”字领起,用轻快的笔调,描绘了西湖景色的明媚和游人的喜悦心情,语言清新,意境幽美。 首联点明地点是西湖,表明作者在随皇帝车驾游览
赠康志高致仕还庐陵 诗句解读: 1. “新颁御敕墨淋漓” - 此句描绘了皇帝的新颁布的诏书,墨水还未干,字迹仍显得鲜明。这表达了诏书内容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2. “白首休官愿不违” - 这里“白首休官”指的是退休后的年龄,表明诗人在达到一定年纪后选择不再担任官职,而“愿不违”则表达了他对这一决定的坚持和满意。 3. “岁晏天边孤鹤远” - 这句通过比喻表达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四月廿五日随驾出拜郊 宿雨初晴莺乱鸣,翠华晓动出宫城。注释:昨夜的雨水刚刚停歇,清晨的阳光下,黄莺欢快地鸣叫。清晨,皇帝的仪仗队在朝阳中缓缓行进,出了京城。 柳边万骑分行出,花里双旌引道行。注释:队伍在柳树旁分开,每匹马都显得精神抖擞。在花朵盛开的地方,两匹红色的旌旗被引导着前进。 帐殿风清香雾湿,周庐天近暖云生。注释:帐篷中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雾气湿润了空气。天空逐渐变暖
注释: 黄台地:指代作者的家乡。 有客栖迟独罕俦:意思是说,在这样僻静的地方,只有我一人独自居住。 夜雨湖边三亩宅:夜晚时分,雨水打湿了湖边的三间房子。 西风江上一虚舟:西风吹拂着江上,一只空荡荡的小船。 凉云野水秋无际:远处的云和水,与秋天的气息融合在一起,无边无际。 岸芷汀兰晚更幽:岸边的芷草和水中的兰花,在傍晚更加幽雅。 何日投簪归梓里,访君南浦共追游:什么时候能够抛下簪子,回到故乡
【注释】 尔生三岁忽云亡,寿夭何能问彼苍:孩子生下才三个月就去世了,人的生命短促,怎能去问他的命运呢? 自念奔驰违骨肉,可堪痛哭在他乡:想起自己奔走在外,不能回家见父母,怎不令人痛苦悲伤? 凤台落日游魂远,牛渚愁云系恨长:在凤台上夕阳西下,游魂四处漂泊;在牛渚山,我为愁云所缠,忧心如焚。 悲恸满怀无处着,眼枯惟有泪成行:悲痛涌上心头,无处宣泄;眼中泪水已干枯,但眼泪还是不停地流淌。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