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话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第一句“入院多风雨”,描绘了诗人刚进入庭院时的情景,多风雨意味着环境恶劣、氛围阴沉。 第二句“清宵独掩扉”,则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这种恶劣环境的决心与态度。 第三句“灯寒难把卷”,则是对前面两句的深化,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或工作的情况。 第四句“坐久欲添衣”,反映了诗人长时间坐在寒冷环境中的感受
冬日扈驾猎龙山同尚书蹇公学士胡公登斗首山佛窟寺偶成十诗奉简 其三 注释: 日晏疲登顿,遥峰入望微。 云根孤犬吠,林外一僧归。 霜滑犹沾屐,苔深欲染衣。 底须论说法,到此已忘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猎龙山与尚书、学士一同登上斗首山佛窟寺的所见所感。 首句“日晏疲登顿”,描写了诗人在打猎后疲惫的登山过程。这里的“日晏”指的是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暗示了时间已经到了傍晚
【注释】 1、南宫:指翰林院。 初上考:指初入翰林。 2、拜命:接受任命。即言还:立即表示将返回。 3、淮树云连海:比喻京城(南京)的景物如海中树,无边无际。淮树:泛指京城的树木。 4、燕台:指北京城,燕台为古时北京城的名称。雪满山:喻指京城的雪景如山一般堆积。 5、交游十载旧:十年来交往的朋友很多。 6、淹滞一官闲:在朝廷做官很清闲,没有事情可做。 7、惭愧我:自谦。叨恩宠:承蒙皇帝厚爱
二月二十五日夜写进士榜复命 花隐兰灯夜,香浮虎榜春。 飞腾瞻日月,感会在风云。 匡坐听寒漏,鸣珂候紫宸。 长安闻揭晓,尽夕有行人。 注释:花隐兰灯夜,香浮虎榜春。花在夜晚被灯光映衬得若隐若现,而虎榜上的名字则如同春天的香气一样令人期待和兴奋。飞腾瞻日月,感会风云。他们飞升向上,仰望着天空中的日月星辰,同时也感受到了时代的风云变化。匡坐听寒漏,鸣珂候紫宸。他们在寒冷的夜晚中等待,听着漏壶滴答的声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首先要读懂诗句,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注意分析诗歌内容时,要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山如画里,满目尽乾坤”的意思是:山野间的景色如画一般,放眼望去,天地间的一切尽收眼底。这两句写景。“翠拂旌旗动,风吹鼓歌喧。”的意思是:旌旗在绿树丛中随风摇曳,军乐声阵阵传来,鼓角声此起彼伏。这两句写军队行进时的威武雄壮场面。“晴烟分野色,旭日散春温。”的意思是
【注释】 名山:著名的山。不易到:很难到达。重盘桓:多次盘桓。浩荡:气势磅礴。添诗兴:增添了诗兴。行吟:边走边吟诵。驻马鞍:停下马来歇息。风泉杂钟梵:风声和泉水声混在一起,如同梵音。岚翠湿衣冠:青翠的山林使人的衣服都沾湿了。顿此:这里。尘幻:尘世的纷扰。偏令:使得。眼界宽:视野广阔。 【赏析】 《冬日扈驾猎龙山同尚书蹇公学士胡公登斗首山佛窟寺偶成十诗奉简 其七》是唐代诗人高骈的作品
空寂浑无事,从来远俗氛。 崖深留冻雪,松老驻寒云。 碧殿香烟静,层云紫翠分。 下方尘扰扰,钟磬有谁闻。 注释: 1. 空寂浑无事:形容环境清静,没有世俗的纷扰。 2. 从来远俗氛:一直以来远离世俗的喧嚣和污染。 3. 崖深留冻雪:山崖深处留下了冬天的积雪。 4. 松老驻寒云:松树苍劲挺拔,仿佛能阻挡寒冷的云彩。 5. 碧殿香烟静:碧色的殿堂中香烟缭绕,显得宁静祥和。 6. 层云紫翠分
翻译: 侍从刚在早晨退朝后,我乘着闲暇便驱散了马蹄。 黄麾旗飘扬在云层之外,猎队像龙一样隐没在远方。 石室像是龙卧,禅床静听鹤鸣。 沿途风景让人心旷神怡,暂且记下新题的诗句。 注释: 侍从:指侍卫或侍从人员。朝初:早晨刚刚退朝。乘闲:趁着空闲的时间。散马蹄:驱散马群,让马儿自由奔驰。云外见:在云层之外看到的景象。猎骑望中迷:猎队的马匹在远处看起来模糊不清。石室疑龙卧:石屋好像龙在沉睡。禅床听鹤栖
偶寻方外去,佳兴亦悠哉。 云气随冠冕,花香拂酒杯。 闲时难再得,何日更重来。 向晚銮舆动,争随骑从回。 【注释】 ①方外:这里指山野、田野等。 ②悠哉:悠闲舒适的样子。 ③云气:天空中的云雾。 ④花:这里泛指香气,如“花露”、“花露水”等。 ⑤骑从:指跟随皇帝的侍从人员。 ⑥回:返回。 【赏析】 此首诗为杜甫在扈驾途中所作,其诗以写扈从出猎时的所见所感,抒写出自己内心的感慨与不平
【注释】 梵刹倚崔嵬,登临此日来。 穿林缘翠巘,坐石拂苍苔。 绝壁浮图在,空岩佛窟开。 凭高一回首,佳气满蓬莱。 【赏析】 首联写登上斗首山佛窟寺所见的壮丽景象,颔联写游寺途中的感受。颈联写寺中有佛窟,而佛窟中又建有佛塔,尾联写站在高处回望时,只见云雾缭绕弥漫于蓬莱仙境。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意境清新俊秀,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