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
夏日喜雨写怀 其九 自谓年非迈,谁知老见侵。 静观天地化,洞识古人心。 积雨生座润,微凉解郁襟。 何时乞恩泽,归老遂投簪。 注释: - 自谓年非迈:我以为自己年纪还轻,并不老迈。 - 谁知老见侵:谁知岁月不饶人,老态开始显现。 - 静观天地化:静静地观察天地的变迁和变化。 - 洞识古人心:深刻理解古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 积雨生座润:长时间下雨使得大地变得湿润。 - 微凉解郁襟
诗句释义 1 岁事秪匆匆:这里的“祗”表示只是,而“匆匆”则是形容事情的进行快速且迅速。整句的意思是,一年的时光就这样匆匆而过,感觉时间就像飞逝一样。 2. 浮生似转蓬:在这里,“转蓬”指的是随风飘动的蓬草,通常用来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整句意味着,人生如浮萍般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归宿。 3. 云里天香下:这句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云里天香”可能是指天空中飘荡着的香气
【注释】 题:写。 挹清轩:即挹清堂,在今江西新淦县。 【赏析】 姚氏挹清轩为江西新淦姚氏家宅之正厅。诗人于其上题诗,抒发对山水的向往之情。首四句以清高、超脱的意态出之,“闭门”二句点出“清轩”,而其清意有谁知?则见其与俗物隔绝,自得其乐也。三、四句以山色、泉声作陪衬,以表现“清轩”之“清”。五、六句言“弦琴”“拄笏”,皆闲情逸致之物,足以“对酒”“题诗”,足见主人之雅趣
夏日喜雨写怀 其四 阁中暑不到,长日静无哗。 坐对西垣树,吟看上苑花。 临池常洗墨,汲井自烹茶。 渐觉形容丑,年来两鬓华。 注释: ①阁中暑不到:夏天炎热,暑气不侵。 ②长日静无哗:长时间的安静没有吵闹的声音。 ③西垣树:指宫殿的西面围墙上的树木。 ④上苑花:指皇家园林中的花朵。 ⑤临池:面对池塘,比喻心情闲适。 ⑥汲井:从井中取水。 ⑦渐觉形容丑:渐渐觉得自己的外貌变得不好看了。
注释: 夏日喜雨写怀 其五:夏天的雨水给大地带来生机,我对此感到高兴。 昼永文书静:白天太长,文书也很少,一切都很安静。 风清刻漏迟:风清,天刚亮;刻漏(古代计时器)也走得慢。 云低双阙树:双阙是皇宫的两座门楼,云朵低垂下来,好像要落在皇宫的门楼上。 日转万年枝:太阳转动着,好像是在树枝上转动一样。 感遇交游在:感慨与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 迂疏圣主知:迂疏指的是迂腐、不通达,圣主指英明的君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注释”和“赏析”,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如“远从南海去,还自日边来”,是说自己远离南海,回到京城,所以有“日边来”之说;“慈颜乐寿杯”,是说母亲年迈体衰,应该喝长寿酒,所以有“慈颜乐寿杯”之称。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 (1) 杨子青云彦:指杨雄,字子云,西汉蜀郡郫县人。曾为汉朝的大夫,后因王莽篡汉而被免职
【注释】 圣主:英明的君主;崇:尊崇;儒术:儒家学说;陋:轻视,鄙薄;秦汉: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刘恒,都是汉朝的开国皇帝;虞唐:指唐朝;制作:指礼乐制度;衣冠:指朝廷的服饰;班扬:指东汉班固和西汉扬雄。 译文: 英明的君主尊崇儒家学说,重新修建了白玉堂。 文章不如秦汉,但礼仪、乐舞却很和谐地继承了唐朝的遗风。 朝廷服饰华丽,国家运祚兴隆昌盛。 我们这些儒者得到了恩宠,向朝廷献上意见却感到惭愧
注释: 清晨,我拿起笔在阁上漫步,庭中空寂,暑气已清。 云影移过窗上,雨声送至树间。 近槛处,驯服的乌鸦聚集,当筵前,轻盈的燕子翩翩起舞。 当初时,我缺乏经世之术,如今衰败萧瑟,愧对人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夏日写怀之作。首句“载笔晨趍阁”,点出诗人起床后在阁楼上挥笔作诗的情景;次句“庭空暑气清”,则描绘出诗人在炎炎夏季,独自在阁楼上欣赏庭院中那一片清凉。 第三句“云移窗上影”
扈从车驾巡边过裴村田舍与杨少傅共酌 清朝催促上道,出城聆听鸣笳。 野外水流冰涧,江风席卷雪沙。 清谈停下鞍马,小酌在农家乐。 扈跸我惭衰老,只愿怜我两鬓华。 注释: - 清朝催上道:朝廷的官员们催促我上路。 - 出郭听鸣笳:离开城市到城外聆听吹奏的笳声。 - 野水:田野里流淌的水。 - 冰涧:结冰的山间溪流。 - 江风涨雪沙:江风将山上的积雪吹起,形成沙尘。 - 清谈驻鞍马:停下来休息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营门候驾 - “营门”指的是军营的门,这里特指皇帝出征时所经过的门户。 “候驾”则是等待皇帝的到来。 2. 羽林初罢猎,万骑拥霓旌 - “羽林”是皇家禁卫军的别称。 “罢猎”意味着刚刚结束狩猎活动。 “万骑”指的是数量众多的骑兵。 “拥霓旌”则形容场面盛大,用“霓旌”(一种华丽的旗帜)来装饰。 3. 驰道鸣笳合,前茅列炬明 - “驰道”是供帝王出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