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谓年非迈,谁知老见侵。
静观天地化,洞识古人心。
积雨生座润,微凉解郁襟。
何时乞恩泽,归老遂投簪。

夏日喜雨写怀 其九

自谓年非迈,谁知老见侵。

静观天地化,洞识古人心。

积雨生座润,微凉解郁襟。

何时乞恩泽,归老遂投簪。

注释:

  • 自谓年非迈:我以为自己年纪还轻,并不老迈。
  • 谁知老见侵:谁知岁月不饶人,老态开始显现。
  • 静观天地化:静静地观察天地的变迁和变化。
  • 洞识古人心:深刻理解古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 积雨生座润:长时间下雨使得大地变得湿润。
  • 微凉解郁襟:微风带来一丝凉爽,使人的心情舒畅。
  • 何时乞恩泽:什么时候能够得到皇帝的恩赐和恩惠。
  • 归老遂投簪:在晚年的时候,愿意放弃官职,回到家乡过上简朴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夏日喜雨》中的第九篇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夏日喜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首句“自谓年非迈”,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保持着年轻的状态,没有老态的出现。然而,第二句“谁知老见侵”却突然转折,揭示了岁月无情,不知不觉中已经衰老了。这种对比和转折,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沉。

诗人通过“静观天地化”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即静静地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变化,从中领悟到古人的思想和情感。这里的“天地化”既指自然界的变化,也暗指人的一生和社会的发展。

“积雨生座润,微凉解郁襟”这两句描述了夏日喜雨带来的益处。长时间的雨水使得大地变得湿润,微风带来凉爽的气息,缓解了人们的闷热感。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何时乞恩泽,归老遂投簪”,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生涯的厌倦和追求。在这里,“求恩泽”指的是希望获得朝廷的赏识和恩宠,而“投簪”则是指放弃官职,回归平民生活。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夏日喜雨为背景,通过诗人自身的感悟和对自然、人生的观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