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朴
注释:雨后天晴,湖水和天空在霞光中交相辉映。绿草如茵的岸边,水雾弥漫着金色的细沙。行人已经走过长桥,泥泞的春泥上还带着落花的痕迹。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对雨后湖天、绿芜烟水、长桥、春泥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节奏感又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行人走过的场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注释】 秋山:秋天的山。 碧树经霜叶半殷,岩云不雨自飞还:碧绿的树经过寒霜,一半树叶已经枯黄,岩石上的白云,即使不下雨雪也能自由飘动。 瑶琴曲尽无人听,独上高台看晚山:弹完了《高山流水》的乐曲,没有人来听,独自登上高处观赏傍晚的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山图:山中树木经霜后已半枯半败,山上的云彩在没有下雨的情况下也飘浮不定。诗人用“碧树”、“寒山”
【注释】 歌风台:指古代的乐师奏《大风》之曲的地方。歌,歌唱的意思。 酒阑:指酒喝到一半。歌彻,唱完。 大风词: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后,分封诸侯王,高帝曾命淮南王刘安为太子宾客,并作《风赋》。后来淮南王谋反,高帝派陆贾召他回京,刘安不从。 鸿门舞剑:指楚汉之争时,项羽和刘邦在鸿门宴上对峙,项伯劝刘邦不要杀害项羽,刘邦没有采纳。 万里中原:指整个中原地区。 高王:指汉高祖刘邦。故乡思
来日流莺至,去日落花深。 青春自来去,莺花伤客心。 注释: 1. 来日:未来的一天。 2. 流莺:飞来飞去的黄莺。 3. 去日:过去的一天。 4. 落花:凋谢的花朵。 5. 自来:自然而来,自然而然地到来。 6. 去:离开。 7. 伤:伤害,使…伤心。 8. 客心:游子的心。 9.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时光易老的感慨
南浦送春去,绿波江可怜。 萋萋三百里,愁共草连天。 译文: 在南岸送别春天的离去,江面上的绿波令人怜爱。 那连绵不断的青草延伸了三百里,我的忧愁与它们连成了一片。 赏析: 这首诗以“和西皋送春三首”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舍之情。首句“南浦送春去,绿波江可怜”,描绘了一幅春水东流、绿波荡漾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感伤。接下来,“萋萋三百里,愁共草连天”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离去的悲凉
春归人送春,春去亦催人。 眼见辛夷发,飘为陌上尘。 注释: 1. 春归人送春:春天到来时,人们会送别春天,表达对春天的不舍和留恋。 2. 春去亦催人:春天离去,也会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3. 眼见辛夷发:看到辛夷花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4. 飘为陌上尘:辛夷花随风飘落成尘土,意味着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消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无奈。春天虽然美丽
兰二首 【注释】 九畹邈已废,三湘流至今。 - 诗句解析: - “九畹”:古代对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九畹即约等于九十平方里。 - “邈已废”:指曾经繁华的地区现已荒废或不再使用。 - “三湘”:指湖南境内的湘江流域,是古代楚国的重要文化区域。 - “流至今”:表明这些地方的文化、传统一直流传到现在。 空吟楚臣句,不识楚臣心。 【译文】 在怀念楚地(古代楚国)的时候
【注释】 无事:没有事务,无所事事。经旬:十天。西林:指山林。 托钵僧:僧人乞食为生,手持钵,步行于街巷乞食为托钵僧。此诗中的僧即托钵僧。 【赏析】: 这是一首咏托钵僧的诗。首句以“无事”二字点题,表明这位僧人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二句写他偶一为客,来至人间,向人讨饭。三、四两句则写他在日落时在松阴下闲适地行走,然后向西林走去,准备托钵乞食。全诗简洁明快,不蔓不枝,语言通俗易懂
山中的寺庙墙壁上已经多年,山谷中的花草总在禅意之中。 傍晚时分清凉的风从哪里吹来,却吹落了松子落在了僧人面前。 注释: 1. 为僧画扇:指僧人画扇子。 2. 山中面壁已多年:山中的寺庙墙壁上已经多年没有打扫。 3. 涧草嵓花总入禅:山谷中的草丛和花朵总在禅意之中。 4. 日暮凉风何处起:傍晚时分清凉的风从哪里吹来? 5. 却吹松子落僧前:却吹落了松子落在了僧人面前
【注释】 莫谓:不要以为。小庄:小小的村庄。 莫:不要,别。 谓:认为。 田园:田园风光、田园景色。 岂在多:难道不在多吗? 平泉:指平地上的泉水,这里比喻优美的自然风光。 金谷:指晋代富豪石崇的别墅金谷园。 生事:日常的生活琐事。 如何:怎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借古讽今,以“小庄”为题,表达了对当今社会田园风光被破坏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