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经霜叶半殷,岩云不雨自飞还。
瑶琴曲尽无人听,独上高台看晚山。
【注释】
秋山:秋天的山。
碧树经霜叶半殷,岩云不雨自飞还:碧绿的树经过寒霜,一半树叶已经枯黄,岩石上的白云,即使不下雨雪也能自由飘动。
瑶琴曲尽无人听,独上高台看晚山:弹完了《高山流水》的乐曲,没有人来听,独自登上高处观赏傍晚的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山图:山中树木经霜后已半枯半败,山上的云彩在没有下雨的情况下也飘浮不定。诗人用“碧树”、“寒山”、“不雨”三个词写出了一个清冷、孤寂的秋夜。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消沉或颓废,而是满怀激情地登高远眺。最后两句,他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欣赏。于是,他只好独自一人,登上高楼,去欣赏夕阳映照下的山景。
此诗以“独”字统领全篇。前两句“碧树经霜叶半殷,岩云不雨自飞还”,写的是秋山的景色,但是这景色是孤独的,是在无人欣赏的状态下展现出来的。“独上高台看晚山”,是写诗人的所见所感。诗人面对如此景象,内心不免产生出一种寂寞之感,所以才会情不自禁地弹奏起那首曲子。
这首小诗写得清雅脱俗,意境深远,颇有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味,但与王维相比,又多了几分萧索和苍凉。这种萧索和苍凉的感觉,正符合诗人当时的处境与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