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朴
【注】1.奇观:指奇特的风景。2.阁:高高的楼阁。3.迥:远,形容云海茫茫,无边无际。4.山荒陇树寒:荒凉的山丘和树木在寒冬中显得格外冷清。 孤峰嵌高阁,千里纵奇观; 孤峰:独立的山峰,嵌:插入,嵌入。高阁:高耸入云的楼阁。这句话描述的是一幅画面:一座孤峰独立于天际,它被高耸入云的楼阁所包围,展现出壮丽的景象。 海阔云涛迥,山荒陇树寒; 海阔:大海辽阔无边,云涛:汹涌的波涛。迥:远
【注释】 出门:走出门去。望:向。南山:指终南山,在长安城南。日夕: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光:日光。冷:暗淡。 未:没有。高:明亮。栖:栖息。动:摇动。林影:树木的影子。 【译文】 出门时望着南山,太阳快要落山了,那山色显得十分阴暗。 山上的月亮还没有出来,却有乌鸦在树林中投下影子。 【赏析】 首句“出门望南山”,写诗人出门时的心情和所见的景象。他走出家门,仰望着南山,但见夕阳西下
【诗句注释】 胥吏:旧指负责征收赋税的官吏,也泛指官员。 夜催租:在夜晚催促收租,即催收租税。 嗷呶(āo náo):喧嚷叫嚣。 安得:哪里能得到。 长官:指县令,古代官名。 清:清明,引申为廉洁清明。 卧月:躺卧于月下。 【译文】 夜晚里,胥吏们在催促收租,喧嚷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我渴望有清廉的长官,来打开衙门的大门,让我能躺在月光下休息。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基层官府贪腐暴虐的诗作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及语言特色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并概括语言特色,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闲坐”,闲静地坐着;“偶来看青山”,偶然间来观赏那青翠的山峦;“因对白云坐”,于是坐下来面对白云;“此意同一闲,青山白云我”。“这一种意思与闲适相同,青山白云就是我自己”
【注释】 秋色:秋天的景色。 鉴貌:照见容颜。 晚山:傍晚的群山。 放船:乘船游览。 绝怜:特别爱恋。 江浦:江边。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诗人游赏江南之景,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写秋色美景。“秋水”两句,是说秋天水清如镜,映照出人的容颜,傍晚山上云雾弥漫,适宜乘船游览。这两句话用拟人手法,把秋水比作镜子,把晚山比作云烟,形象生动,给人以美感。 颔联写对江上夕阳景色的喜爱
【注释】 影月陂:指月亮映照在陂水之中。 谁:是谁。玉盘:这里比喻月亮的圆。波心:水的中间。掇入波心里:把月亮从水面上捞起来,让它进入水中。 虚堂生白光:空荡荡的屋子中出现明亮的白色亮光。 山童:山野童子,指小孩。惊起:被这明亮亮的光吓醒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月光下池塘中月亮的倒影和山野童子被惊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势力和封建迷信的恐惧和厌恶之情
【注释】 朝耕上陇田:早晨在山上开垦耕地。 暮耕下陇田:傍晚在山下开垦耕地。 徵敛(zhēn liǎn)急:征收赋税很紧。 官钱:官府的钱财。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农民的诗,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前两句写农人一天到晚忙于农耕,早出晚归;第三句写年成不好,连带影响,官府催征赋税更紧;第四句写卖牛给官,只得了官府一些钱。全诗语言朴素、直白,没有华丽的辞藻
注释: 入佩,指佩带着兰花;既茫昧,既无明确意义。援琴,指弹奏古琴;何寂寥,多么寂静。怅然,感到惆怅;荆棘下,指长满荆棘的荒地;白石,指白色的石头。萧萧,风声萧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共两首。此诗第一首描写了诗人在佩兰之后,再弹琴时感到的寂寞与惆怅。第二首则描绘了诗人在荒芜之地看到白色石头的景象,并感叹其荒凉与冷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意境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以及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为云居正长老画小幅山水”是要求考生对诗中的某一句作赏析,所以答题时注意结合全句分析,并指出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点明主旨。 首先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其情感和艺术手法。 【答案】 译文:记得危岩依傍石楼,西湖烟景坐来收。遥岑寸碧空王殿,断岸飞凫独客舟。九曲屏山因雨洗,六桥练水带花流
【注释】 渔父:指打鱼的人,这里指隐士。裁芦管,即截竹为管。笛声:指箫、笛等乐器的声音。呜呜:形容声音哀婉。云外:指天边。玉关:玉门关,古地名,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渔父吹笛之作。诗中通过笛声和笛语,描写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以及他的生活态度。 首句“渔父裁芦管”,点出了渔父的身份,同时也交代了渔父所用的乐器。“裁芦管”是说渔父把芦苇割成一段段来制作芦笛。“采菊东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