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佩既茫昧,援琴何寂寥。
怅然荆棘下,白石共萧萧。
注释:
入佩,指佩带着兰花;既茫昧,既无明确意义。援琴,指弹奏古琴;何寂寥,多么寂静。怅然,感到惆怅;荆棘下,指长满荆棘的荒地;白石,指白色的石头。萧萧,风声萧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共两首。此诗第一首描写了诗人在佩兰之后,再弹琴时感到的寂寞与惆怅。第二首则描绘了诗人在荒芜之地看到白色石头的景象,并感叹其荒凉与冷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意境。
入佩既茫昧,援琴何寂寥。
怅然荆棘下,白石共萧萧。
注释:
入佩,指佩带着兰花;既茫昧,既无明确意义。援琴,指弹奏古琴;何寂寥,多么寂静。怅然,感到惆怅;荆棘下,指长满荆棘的荒地;白石,指白色的石头。萧萧,风声萧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共两首。此诗第一首描写了诗人在佩兰之后,再弹琴时感到的寂寞与惆怅。第二首则描绘了诗人在荒芜之地看到白色石头的景象,并感叹其荒凉与冷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意境。
【注释】 己亥:唐天宝十一年(752)。九日: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社集:参加重阳节的宴会。 过七十:活到七十岁。去多来日少:时间过得快,转眼就老了。 行乐:游乐。须:必须。及时:抓住时机。 岁月秋已杪:时光已经到了秋天的尽头。杪,末梢。 今辰:现在这个时候。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木落霜雨晓:树叶飘落,霜降,早晨的小雨。 风流石林师:以石林为师的人。风流:超俗。 肃客入林窅:让客人进入树林深处。肃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秀碧峰禅僧坐化死" - 释义:描述一位生活在秀碧峰的禅宗僧人,最终在死亡中结束了他的生命。 - 注释:秀碧峰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山峰或地区,而“禅僧”指的是修行佛法的僧侣。 - 赏析: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终结的淡然态度,同时也表达了禅宗追求解脱和超越世俗的理念。 2. "闭目含笑生欢喜" - 释义:尽管是死去的身体,但这位僧人的脸上依然保持着微笑
注释: - 三年索居贫且苦,颜色凄凉心独古。 - 三年:指三年的分离。索居:孤独生活。贫且苦:生活困苦。颜色:面色。凄凉:寂寞。心独古:心事沉痛,心情悲凉。 - 机中锦字织不成,镜里青鸾为谁舞? - 机中锦字:比喻思念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织不成:无法完成。青鸾:传说中一种鸟,常用来象征女子的爱情。为谁舞:为何在镜子中翩翩起舞。 - 夫婿天涯消息稀,洞房泪湿蛟绡衣。 - 夫婿:丈夫。天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翻译,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第1-2句:山风吹林时雨歇,云边扫落黄金屑。 - 解释:山风吹动树林时,雨刚刚停止,在云边飘落着金色的细屑。 - 注释:描述了一幅山水画面,山风轻拂,雨后初晴,云间洒下金黄的雨滴。 - 赏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第3-4句:并刀割蜜香在手,和作铜盘百规月。 - 解释
【诗句解读】 1. 萝石吟:这是一首以“石”和“萝”(一种植物,常被用作装饰或象征)为意象的诗歌。诗中通过赞美石的坚韧不拔与萝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萝乃文:“萝”,这里指的是一种藤蔓植物,常用来象征柔弱、美丽和生命的顽强。“文”则指其上的花纹或纹理,是自然界中的装饰品。诗中使用“文”来形容萝的外观,既表现了其柔美,又突显了其坚韧的品质。 3. 石其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在湖东的野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首句“湖东野人秀而雅,礼法迂疏气潇洒。”描写这位野人外表优雅,性格豪迈。他遵循的是古代的礼节,但过于古板拘泥,给人一种洒脱的感觉。 第二句“小堂结构湖上头,白苇黄茅杂陶瓦。”描述他的居所是一栋建在湖上的小楼,周围生长着白苇和黄茅,屋顶铺着陶瓦,给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感觉。 第三句“门前野水鸥出没,屋后平林树低亚
注释 1. 友人长思卷:指的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2. 秋风吹折连理树:连理树是指两棵树合生的,这里比喻朋友或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秋风吹折,象征分离的痛苦。 3. 宝镜跌碎菱花铜:宝镜是古代的一种镜子,通常用来照容,菱花铜则是镜子的款式。这里的“跌碎”意味着失去了珍贵的事物。 4. 离鸾不返孤凤老:鸾和凤凰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话生物,这里借代指情侣。不返可能表示无法再相见
【译文】 南山美人清且豪,种田读书霜二毛。 有才不解取爵禄,无辱只愿居蓬蒿。 寻常手持快刀子,剪断鹅溪千尺水。 中山兔颖利如锥,碧绿殷黄口中舐。 松醪半酣诗兴发,净几高窗恣挥拓。 千山万山心法奇,大幅小幅目光割。 金瓶牡丹世所宜,尔画恅愺无人知。 君不见大痴水墨近为宝,铁网珊瑚须有时。 【注释】 - 南山美人清且豪:形容南山的美人既清丽又豪放。 - 种田读书霜二毛:指年老的农民仍坚持耕种和读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赠云峰长老 云峰大禅师,佛日现真相。 长耳深眸青,圆顶毫光放。 得非惠远流,无乃汤休行。 了心岩壑中,寄迹云水上。 若人问所处,无住无来往。 兹夏忽相逢,石门古方丈。 翩翩山云衣,系以孤锡杖。 天龙为护持,泉石作供养。 时焚戒定香,遍阅华严藏。 从游诸弟子,一一大小朗。 我本尘蒙徒,心目稍清畅。 此意良有因,累日得闲讲。 行当谢不敏,作礼合吾掌。
吴汝望兄弟梧竹图 溪水清澈且涟漪,白石秀美而奇特。 上面是梧桐树,下面有修长的竹子枝。 砍削坚硬的竹子可以制作乐器, 雕刻精美的竹子可以编织丝绸。 奏起美妙的天籁之音,凤凰也会来仪。 寄言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好关系不要再猜疑。 注释: 1. 溪水清且涟,白石秀而奇。 - “溪水”指代一条清澈的小溪,“涟”意为水波荡漾的样子。“白石”指的是白色的石头,“秀”是指美丽、独特
兰二首 【注释】 九畹邈已废,三湘流至今。 - 诗句解析: - “九畹”:古代对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九畹即约等于九十平方里。 - “邈已废”:指曾经繁华的地区现已荒废或不再使用。 - “三湘”:指湖南境内的湘江流域,是古代楚国的重要文化区域。 - “流至今”:表明这些地方的文化、传统一直流传到现在。 空吟楚臣句,不识楚臣心。 【译文】 在怀念楚地(古代楚国)的时候
【诗句注释】 胥吏:旧指负责征收赋税的官吏,也泛指官员。 夜催租:在夜晚催促收租,即催收租税。 嗷呶(āo náo):喧嚷叫嚣。 安得:哪里能得到。 长官:指县令,古代官名。 清:清明,引申为廉洁清明。 卧月:躺卧于月下。 【译文】 夜晚里,胥吏们在催促收租,喧嚷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我渴望有清廉的长官,来打开衙门的大门,让我能躺在月光下休息。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基层官府贪腐暴虐的诗作
【注释】 朝耕上陇田:早晨在山上开垦耕地。 暮耕下陇田:傍晚在山下开垦耕地。 徵敛(zhēn liǎn)急:征收赋税很紧。 官钱:官府的钱财。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农民的诗,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前两句写农人一天到晚忙于农耕,早出晚归;第三句写年成不好,连带影响,官府催征赋税更紧;第四句写卖牛给官,只得了官府一些钱。全诗语言朴素、直白,没有华丽的辞藻
来日流莺至,去日落花深。 青春自来去,莺花伤客心。 注释: 1. 来日:未来的一天。 2. 流莺:飞来飞去的黄莺。 3. 去日:过去的一天。 4. 落花:凋谢的花朵。 5. 自来:自然而来,自然而然地到来。 6. 去:离开。 7. 伤:伤害,使…伤心。 8. 客心:游子的心。 9.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时光易老的感慨
南浦送春去,绿波江可怜。 萋萋三百里,愁共草连天。 译文: 在南岸送别春天的离去,江面上的绿波令人怜爱。 那连绵不断的青草延伸了三百里,我的忧愁与它们连成了一片。 赏析: 这首诗以“和西皋送春三首”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舍之情。首句“南浦送春去,绿波江可怜”,描绘了一幅春水东流、绿波荡漾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感伤。接下来,“萋萋三百里,愁共草连天”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离去的悲凉
春归人送春,春去亦催人。 眼见辛夷发,飘为陌上尘。 注释: 1. 春归人送春:春天到来时,人们会送别春天,表达对春天的不舍和留恋。 2. 春去亦催人:春天离去,也会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3. 眼见辛夷发:看到辛夷花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4. 飘为陌上尘:辛夷花随风飘落成尘土,意味着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消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无奈。春天虽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