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朴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元夕后值雪登西楼 西崦楼前枯木堂,堂前山木寒苍苍。 看雪卷帘开画障,赋诗啜茗倚绳床。 城边宿麦有生意,江上野梅吹暗香。 可是东君惜花柳,故教残冻迟春阳。 注释: 1. 元夕后值雪登西楼:指在元宵节之后的某个夜晚,下了一场雪,于是登上西楼欣赏雪景。 2. 西崦楼:指西边的小楼,可能是诗人的住所。 3. 枯木堂:指西楼前的一个空荡荡的大厅,可能是因为年久失修而变得荒废。 4.
《春夜过宁海寺》 斜日流辉散夕阴,系舟垂柳一莺吟。 数峰春翠寺门迥,三月落花溪水深。 浮世梦中仍作梦,出家心了更何心。 道人解得尝茶癖,乞与清风一洒襟。 注释: 1. 斜日流辉散夕阴: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把湖面的阴影染成了金色。 2. 系舟垂柳一莺吟:诗人将船系在垂柳下,听到黄莺在歌唱。 3. 数峰春翠寺门迥:春天的山色如画,寺门在青山环绕中显得更加幽静。 4. 三月落花溪水深
立秋日 井上初闻一叶秋,萧然凉月满西楼。 玉关远信悲戎马,银汉佳期望女牛。 草木变衰时又晚,山川摇落水还流。 不知镜里星星发,消得潘郎几许愁。 注释: -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新的秋天已经到来,从这一天开始,一切都变得凄凉和萧条。 -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花朵盛开后逐渐凋谢,叶子在杨柳间显得稀疏。 -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太阳虽然明亮却不像云那样遮掩,风带着清凉如雨后余味。 -
立春日 早起城中击土牛,顷闻屋角语春鸠。 人言水旱患无雪,我道阴晴知有秋。 经雨麦苗穿土绿,含风沙水带冰流。 白头渐减青春兴,若谓看花尚未休。 注释: 1. 早起城中击土牛:清晨起来,在城中敲击土牛,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2. 顷闻屋角语春鸠:突然听到屋檐下鸟儿的叫声,仿佛在诉说春天的到来。 3. 人言水旱患无雪,我道阴晴知有秋:人们说干旱会没有雪,我认为阴晴变化可以预知秋天的到来。 4.
奉和丰厓东滨二君子咏红白梅花 可是东君特地招,两情相倚度春宵。 西园侍女霓裳舞,上界仙人绛节朝。 远信怀人谁与寄,乡愁乱眼若为消。 高楼昨夜吹双管,声在寒空散碧寥。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所赠红白梅花的答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联写红梅如雪、白梅如玉,艳丽夺目;颔联写梅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颈联写诗人无法寄出远信
【解析】 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1) “下界闻钟梵”,梵:佛教经典中所说的一种音译,即诵经念佛的声音。下界:佛家语,指人间。钟梵:指寺庙中的僧人诵经的梵呗声。闻:听到。梵呗:梵语“巴利文”的意思,即佛教徒用韵文唱诵佛教经典,以超度众生,故称梵呗。 (2) “中峰隐薜萝”,中峰:指胜果寺所在的山峰。薜萝:一种蔓生植物,多用于比喻隐居的人。 (3) “凤去山空老”,凤去:传说凤凰是吉祥鸟
【注释】 扶杖:手拿拐杖。扶,用双手扶持;杖,手杖。东皋:指东郊的山丘,皋,通“高”。远山:远处的高山。物华消息:物产丰美,时序变迁。情关:心情。楝花:苦楝树的花。风过:风吹。蚕蛾:家蚕。麦秀:麦子成熟。雉(zhì)子斑:野鸡。雉,雉鸡。冢(zhǒng):坟墓。荆棘:丛生的小树枝叶。斩新亭馆:刚刚修建好的亭馆。画图:图画。寒松:冬青树。春风:春天的风。只旧颜:依然保持原貌。 【赏析】
出门 扶杖出门行路难,雨深泥淖几时乾。 空肠藜藿三年歉,病骨衣裳六月寒。 天子又闻颁凤诏,野人何敢负渔竿。 故园桃李俱消歇,欲就邻家借竹看。 译文: 扶着拐杖走出家门,行走的道路艰难险阻。雨水淹没了泥土,何时才能干涸? 肚子空空如也,连藜草和豆苗都吃不完了,已经三年没有饱食。身体虚弱,衣服单薄,六月的天气都感到寒冷。 天子又听说颁布了凤凰诏令,而我这个平民百姓哪敢不遵守呢?
【注释】 1.石屋洞:位于今江西庐山,有洞穴数十处。隆公房:指石屋洞中隆宗法师的住房。2.衲子:僧人。3.山蔬:山野蔬菜。4.葛粉:用葛根磨粉制成的食品,味略酸涩,有清凉感。5.野饭:指在野外采摘的野菜,如豆角、蕨菜等。6.胡麻:芝麻。7.茶收:指采集茶叶。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8.木兰花:木犀科常绿灌木,春季开白色花朵。9.早晚:指季节早晚。 译文: 我喜爱岩居宿
苇村为常州吴通府题 常州吴别驾,家在苇花庄。 好雨烟丛绿,凉风露叶黄。 远村通角里,流水入吴乡。 手种沙边树,他年系钓航。 注释: - 吴通府:即吴别驾,是官名。 - 家在苇花庄:指吴别驾的家就在苇花庄(地名)。 - 好雨烟丛绿:形容春雨过后,草木茂盛的景象。 - 凉风露叶黄:形容秋风吹过,树叶变黄。 - 远村通角里:指的是远处的村庄。 - 流水入吴乡:指小河流进吴地。 - 手种沙边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