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潜
【注释】 1. 辟支岩:即庐山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2. 绝顶:山峰的最高处。 3. 断桥外:指庐山西麓的断桥,为庐山著名的景观之一。 4. 高树中:指庐山东林寺周围的树木,为佛教名胜古迹之一。 5. 烟凝芳草碧:形容云雾缭绕下,芳草地呈现碧绿色。 6. 苔衬落花红:指苔藓生长在花瓣上,衬托出花朵的红色。 7. 万虑都消却:指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消失无踪。 8. 长歌送暮鸿:指边唱边走
竹岩有引 茆屋经年葺,柴扉镇日开。 竹蕃多迸笋,梅古半生苔。 窈窕行春径,高寒步月台。 风光有如此,便欲赋归来。 注释: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茅屋,简陋的住所。 - 【经年葺】:经过一整年的修补和整理。经年,整年。 - 【柴扉】:用木头做成的门,通常用来代表简陋的生活或住所。柴,指用木材做的。扉,门。 - 【竹蕃】:竹子繁茂的样子。 - 【迸笋】:形容新长出的嫩笋从土里冒出来。 -
竹岩有引 天造群峰秀,还添一水奇。 赏心殊未厌,赴召不堪迟。 借月看梅坞,留云护竹篱。 更教双舞鹤,管领旧题诗。 注释: 1. 天造群峰秀,还添一水奇:形容山峦秀丽,又增添了一条清澈的溪流。 2. 赏心殊未厌,赴召不堪迟: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以及因赴约而无法欣赏的心情。 3. 借月看梅坞,留云护竹篱:通过想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光洒在梅林中,白云环绕着竹林。 4. 更教双舞鹤
题卢侍御崇绩山水图 遥山:远处的群山。 佳气:美好的气息。氤氲:指烟雾弥漫的样子。 老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涵青雨:形容雨水滋润着青苔。 晴窗度白云:晴朗的日子,透过窗户看那飘浮的白云。 树临沙嘴尽:树木生长在靠近河床的小坡上。 泉到石棱分:泉水从石头的边缘流淌出来。 皓首清闲者:头发花白,生活闲适的人。 长吟送夕曛:长声吟诵,直到夕阳西下。 译文: 远方的山峰难以触及,美景如云似雾。
《游灵云寺》 朝回天尚早,骑马到岩扉。 涧水流花去,山云载鹤归。 和羹芹菜嫩,荐酒蕨芽肥。 适意坐来久,空岚吹满衣。 注释: 朝回:早晨回去,归来。 天尚早:天还很早,指清晨。 岩扉:石门,指进入寺庙。 涧流:指溪流,涧水。 花去:花朵凋谢。 山云:山上的云雾。 归:归巢,返回。 和羹:调制菜肴用的调味品,比喻贤人辅佐君主。 芹:芹菜,一种蔬菜。 蕨芽:蕨类植物的嫩芽,一种美味的蔬菜。 适意
注释: 挽括苍周德儒处士:这是一首悼念周德儒的诗。周德儒,字子仪,是诗人的朋友。他为人耿直刚烈,因弹劾权贵而被贬为括苍县令。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哀思之情。 休休林下客,心事付沙鸥:诗人在林下过着闲适的生活,将自己的心事寄托在沙鸥身上。这里的“休休”表示悠闲自在,“心事”指的是自己的忧虑和思念之情,而“付沙鸥”则表示将这些心事告诉沙鸥听。 有子死应足,无官生不忧:诗人认为即使没有官职
竹岩有引 物外群喧寂,山中四美兼。 注释: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四周寂静无人声,山林中美景与四时佳景并存。 赏析:诗的首联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时的安静、宁静的环境,没有外界的纷扰。颔联则通过“引儿看画谱”和“教仆认诗签”,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优美,篱笆旁的菊花香气扑鼻,庭院里的松树绿意盎然。尾联表达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译文:
游囊山寺 下马松关外,行行过虎溪。 钟鸣知寺近,云瞑觉天低。 断涧流泉涩,平冈古木齐。 何时谢尘鞅,此地卜幽栖。 逐句释义 1. 下马松关外:诗人在离开鞍马后,来到了位于松关外的寺庙。这里的“下马”意味着停下脚步,不再骑马,象征着旅途的结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行行过虎溪:诗人在山路上行走时,经过一条名为“虎溪”的溪流。虎溪可能因其附近的地形或传说而得名
我回忆金先辈,潇洒如梧竹的风采。 年轻时曾挥毫染墨,白发仍精于诗歌创作。 人与江山都渐入衰老,风吹草树也令人悲戚。 凄凉的三径之中,辜负了赏菊的季节。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金辅伯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句“我忆金先辈”,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金辅伯的深深怀念。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写金辅伯年轻时的风采和他晚年的创作状态,展现了金辅伯的才华横溢和不屈的精神风貌
危桥通别墅,深竹隐柴关。 醉卧花间石,吟看鸟外山。 半溪流水响,一坞白云闲。 回首东华路,从教斗触蛮。 翻译: 一座危桥通向别墅,深深的竹林中隐藏着柴关。我醉倒在花间石头上,吟咏着看着外面的山。半溪的水流发出声音,一坞的白云悠闲地飘荡。回头望向东华路,任由蛮族争斗。 注释: - 本诗是明代柯潜的作品,题为《题陈主事崇谦山水图三首》。 - “危桥通别墅”描述的是一幅画中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