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昭
注释:在山中的官舍中,很少看到使车经过,因此公事不多,可以自己感到满足。我遵循先人的训教,立身并不在于地位的高低。 赏析:《赠大田驿丞彭籍三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组。这组诗通过写彭籍的生平事迹,表现了诗人对彭籍的赞赏和推崇之情。其中第一首是赠给大田驿丞彭籍的一首诗。《赠大田驿丞彭籍三首》的第一首描写了驿站里的情况:在山中的官舍中,很少看到使车经过,因此公事不多,可以自己感到满足
题解: 《题扇面伯牙鼓琴图为同年谈时英赋》是明代诗人黄仲昭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描绘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故事,表达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知音难求的感慨。 诗意赏析: 1. 山水遗音识者稀:“山水遗音”指的是伯牙的琴声,“识者稀”意味着能听懂这种琴声的人不多。这不仅反映了音乐的高雅与难以被理解,也暗示了伯牙的高超技艺与孤独感。 2. 浮生幸有故人知:“浮生”指人生
南安行台赋古梅 赏析与翻译 1. 诗词原文 铁干冰姿亦半摧,入门为尔重徘徊。 独怜不改坚贞操,依旧寒花冒雪开。 2. 诗句释义 - 铁干冰姿:描述梅花如铁一样坚固的枝干,冰一样清雅的姿态。 - 半摧:指梅花遭受了风雨的侵袭,但依然坚韧不拔。 - 入门为尔重徘徊:形容诗人看到梅花在风雪中依然傲然挺立,心中感慨不已。 - 独怜:特别欣赏或喜爱。 - 坚贞操:指梅花的品格高洁,始终保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
【题解】《题白莲》,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作者任翰林学士时,当时作者与白居易、元稹等同为翰林学士院中人。白乐天曾赋“新制白团花衫子”并题《咏白团花》诗,而此诗则咏莲花。 【注释】①蓬岛:指蓬莱山。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地。仙姝:即仙姑。②翠旌羽盖:指神仙乘的绿色羽毛车盖。③沧浪:沧海。这里泛指水。④镜奁(lián):镜子。⑤朱粉:指搽脸用的胭脂。⑥六郎:唐玄宗之子李瑁,封越王。⑦奸谀(yú)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琪花谁散满林端” - 描述一种奇异的花朵遍布林间的情景。“琪花”指稀有或奇特的花,而“散满林端”表明这些花朵覆盖了整个林地的一端。这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但短暂的事物或者象征性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易逝。 2. “一夜钟山失翠鬟” - 通过使用“一夜”来强调变化的速度之快,仿佛一夜之间,原本葱郁、美丽的山头(即钟山)失去了它那翠绿的发髻,也就是树木
【注释】 甲午:指宋孝宗乾道四年。季冬:指冬季的最后三个月,即农历十一月、十二月和次年的正月。雨雪连旬:形容连绵不断的雨雪天气。公余:公务之余的时间。匡时事业:治理国家的事业。无成:没有成功。牢落:孤独冷落。风尘:这里指社会环境或世事的艰辛。笑此生:嘲笑自己的一生。却羡:却羡慕。灞桥驴背客:指孟郊(751~814)。他因科场失意而退居洛阳东郊,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在洛阳城外灞桥边骑着毛驴
我们将这首诗逐句进行解释: 第一句(寿姊夫林君并姊氏七十): - "寿":祝贺,向某人表示祝福。 - "姊夫":姐姐的丈夫。 - "林君":林姓男子,这里指的是林君的妻子的哥哥,也就是林氏夫妇中的男方。 - "并姊氏":同时祝贺他们两个。 - "七十":此处指的是年龄,七十岁,是常见的祝寿用语。 第二句(伉俪齐年七十余,承欢况复子孙俱): - "伉俪":夫妻或情侣,这里是指林氏夫妇。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语句作为答案。然后抓住这些重点词语理解诗意即可。“十年江海叹离群”的意思是:你与我分别已经整整十年了,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常常独自感慨着离别的悲伤。“才得逢君又送君”的意思是:好不容易才与你重逢,却又要分别了。“明日高楼凝望处”的意思是:明天我们站在高楼里相望,可是却看不见彼此的身影
【注释】 寿姊夫林君并姊氏七十 同胞犹幸两人存,姊己稀年弟六旬。 献寿末由倾绿醑,空余清梦到家频。 【赏析】 《赠内兄》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林光朝与妻子同姓,故称“內兄”。他写此诗给内兄的妻子,表达对内兄的祝贺及对自己妻妹的怀念和祝愿。全诗以“双生”为题,赞颂了一对夫妻共同抚养子女的艰辛与幸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家庭的深刻思考。 首句“同胞犹幸两人存”,表达了对两位亲人生存的庆幸之情
横浦行台有老梅,看花今是第三回。 浮生莫叹容颜改,铁干冰姿亦半摧。 翻译: 在横浦行台有一棵古老的梅树,现在它已经开花三次了。 人生短暂,不要叹息自己的容颜会改变,即使梅花的枝干被冰雪覆盖,也仍然坚韧不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横浦行台的老梅,通过“看花今是第三回”表达了时间流转,生命易逝的主题。诗人通过对老梅的赞美,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坚韧品质的赞美。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铁干冰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