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昭
舞袖斓斑晓日前,慈闱尊酒贺稀年 长生莫问还丹诀,种得琼芝满石田 注释:舞袖斓斑,形容舞者的袖子色彩斑斓。晓日前,指清晨的阳光照耀。慈闱,指的是母亲的慈爱。尊酒,意为尊贵的酒。贺稀年,表示祝愿长寿。还丹诀,指的是道教中的还丹术,一种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琼芝,指的是珍贵的灵芝。满石田,意味着在石头田里长满。 赏析:这首《寿仙溪张母吴氏七十次周翠渠韵》是明代诗人黄仲昭的作品
注释: 1 吾家文献自唐开,未羡床头笏满堆。 吾家的文献学问从唐朝就开始兴盛,我并没有羡慕那些权贵们手中满是笏子。 2 此去誉髦期不忝,青毡还付与云来。 这次你被任命到新会教谕,希望你不要辜负这个荣誉,将来也能像云一样飘然而至。 赏析: 这首诗是宗侄孙道进被任命为新会教谕时,宗兄李若虚写的一首诗送给他。诗中表达了宗叔对宗侄孙的祝福和期望。
春草梦残劳北上,松楸望断复南归。 注释:梦中的春草已凋零,我为了北上而劳碌。松树和楸树的墓地,是我思念亲人的地方,但亲人又已经去世,只能望穿秋水地期待他们能够复生回到故乡。 往来总系纲常重,一任风尘敝客衣。 注释:无论我去还是留,总是牵挂着家族的纲常伦理。我被流放到边远之地,任由风尘磨砺着我破旧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伯清先生的,表达对其兄的怀念之情
【注释】 甲午:指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安史之乱开始。 季冬:指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即腊月。 雪连旬:大雪连续下了十天半月。 三边:泛指南北边境。 戎衣:军服,这里指战士的战袍。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边塞苦寒、抒写将士生活的七言绝句。开头两句,描绘了边关之夜寒彻骨髓的凄冷景象,以及战士们在严寒中饮酒取暖的艰辛情景。中间两联,则从将士们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状态上,进一步刻画他们的艰苦与不易
这首诗通过回忆和感慨来表达作者对故人彭籍的深厚情感。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先人昔日教安成” - 这里的“先人”指的是作者的先辈或者父亲,“教诲”则指传授知识和道德观念。“安成”可能是彭籍的故乡或者曾经工作过的地点。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的先辈在安成长大,并在那里接受教育或生活。 2. “我在黉宫廨里生” - “黉宫”通常指古代的学校或学府,而“廨”是官署的附属建筑
“青山雪后可寻春,欲谢微官未有因。”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雪后的山岭、微官未辞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闻道村桥梅已发,看花酌酒属何人。”这句诗则转向了现实中的生活。诗人听说村桥上的梅花已经盛开,于是举杯赏花饮酒,却不知道该将这美好的时光与谁共饮。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透露出他对人生伴侣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
【注释】 甲午: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诗人时年26岁。季冬:指农历十月,即小雪节气之后,冬至之前的时节。雨雪连旬:连续下了好几个星期的雨或雪。公余:公务之余。辄:就;立即,立刻。八绝:指《早行》、《晚坐》、《夜读书》等八首五言绝句。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在天宝十五年(756)冬写的。这一年冬,唐王朝发生了安史之乱,诗人也因战乱而流寓到江南。这首诗就是他在江南某处,看到连续下了十几天的雪之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逐句分析其手法及效果,同时还要了解诗人的感情,体会诗歌的思想主旨。 “茫茫积雪遍山川”,意思是:茫茫的雪花覆盖了整个山川;“瘦马冲寒敢自怜”,意思是:瘦弱的战马在寒冷的雪地中行走,也感到害怕,不敢自怜;“应有闭门僵卧者,甑无炊黍突无烟”,意思是:应当有那些关着门躺在床上的人,因为连蒸饭的锅都煮不出东西来
注释: - 要路诸公:即在仕途中的重要人物。 - 宠禄兼:受到的宠爱和俸禄都很高。 - 红炉炽炭酒频添:用红炉加热,让炭火燃烧得更旺盛,以增加酒精含量,使酒更烈。 - 迂疏只合长清冷:迂腐的人只会保持清高,不与世俗为伍,所以感到孤独和冷漠。 - 案牍时呵冻笔签:案牍是公文纸,经常被冻得结冰,需要时常用嘴哈气使之解冻才能写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寒冷的冬日里
注释:在大田驿舍偶逢君,问是不是安成宦族孙。空谷足音心自喜,平生迹异底须论。 赏析:《赠大田驿丞彭籍三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此诗前二句写在驿站偶然遇到友人,并询问其身份;后两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敬慕之情。全诗以“幸遇”开篇,以“问”字领起,一问一答之间,表现出诗人对于结交知己的渴望之情。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敬重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