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直
秋日江郊读书感怀简杨虚卿罗良弼欧阳文朝王尚涵 茅堂苔径俯江湾,终岁幽栖断往还。 村雨双鸠啼白社,林烟一犬吠青山。 短衣最爱秋垂钓,长剑能堪暮倚阑。 弱冠当年怜贾谊,天门涕泪不知难。 注释: 这首《秋日江郊读书感怀简杨虚卿罗良弼欧阳文朝王尚涵》是明代诗人胡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在秋天的江边,诗人独自坐在茅草屋旁的小路上,看着江湾、听着雨声,感受着自然的宁静和自己的孤独。 赏析:
诗句原文 春树花繁覆紫苔,春晴骑马隔花来。 译文注释 春天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满树繁花覆盖着青苔,春日晴朗时,我骑着马穿行在花丛中,仿佛与花朵相互呼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诗人也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春树花繁”和“百啭回”,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石莲洞雪霁》赏析 胡直的《石莲洞雪霁》,一首七言律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自然风景画。首句“年来洞壑即吾庐”,便已将诗人隐居山林、自得其乐的意境呈现眼前。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第二句“怪木幽藤共索居”描绘了石莲洞中的奇石怪木和茂密的藤条,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天然的住所,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诗句释义: 1. 珠浦澄波净远天,龙洲玉树淡林烟。 - “珠浦”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地名或地点,而“澄波”则形容水清澈如珍珠一般。这里的“净远天”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境界。 - “龙洲玉树”比喻龙洲的景色如同玉石般美丽,而“淡林烟”则描绘了树林间薄雾缭绕的景象。 2. 亭依垒翠初疑画,人出深萝半似仙。 - “亭依垒翠”指的是亭子建在绿树环绕的环境中,仿佛是一幅画中的景致
【注释】 韶龄:美好的年龄。平戎策:平定边患的计策。《汉书·武帝纪》:“孝武皇帝即位,用公孙弘议,开西河、北假,以攘胡、貉。”盛世:国家安定繁荣的时代。《汉书·武帝纪》:“孝武皇帝临天下,始广开田土,封禅郡县。”谏猎书:《史记·留侯世家》载:“上猎,见献来禽者,赐之酒。上问其名,对曰:‘臣名白。’上曰:‘何为者也?’曰:‘天地所生育也。’遂不赐。后上还,谓左右曰:‘此人可用。’臣意曰
【注】龙洲:即庐山东林寺,在江西省九江市。书屋:指书斋、书屋。康东沔先生:名大经,字东沔,江西南昌人。伯子:康节(康与之)的儿子康汝,字伯子,与东沔为兄弟。而正:作者之弟。浔阳江:长江的支流之一。 【注释】丘壑:山丘沟壑。青玉案:一种青绿色的玉石做的食器。荷风:荷花的香气。紫琼琴:紫色的玉制的琴。木杪:树枝的顶端。花交面:花朵相触的样子。散坐:不拘形式随意坐着。叶满襟:衣服上沾满了叶子。雅兴
已看去国身如叶,却为忧时鬓尽丝。 家近华阳传玉佩,步从角里访琼芝。 楼前水碧鱼吹静,席上山青鸟过迟。 为问玄经曾草就,肯令载酒共探奇。 诗词解析 这首诗是明人胡直对友人杨宪长的一种寄语和赞美,表达了他虽身处异地但仍心系故土、担忧国家之情。诗中“已看去国身如叶,却为忧时鬓尽丝”描述了诗人因离别家乡而身体疲惫,但内心仍忧国忧民的复杂心情。通过描绘自己如同树叶般飘零
西苑恭睹三杨学士锡游之处拟作二首 其二 栾栾宝殿临瑶水,簇簇琁台漾碧漪。 花映绮疏天上出,柳摇金堞镜中移。 当轩松偃苍虬盖,夹岸筠翻翠凤旗。 借问吹笙还宴镐,几人欣奉万年卮。 【注释】 ①栾栾:高峻的样子。 ②“簇簇”句:形容宫殿楼阁众多,簇拥成行,如琁台(美玉台)上水面的碧波荡漾。 ③“花”句:指花影在绮疏(绘有花纹的帷幕)之上映照;天上出,比喻从天上飞来。 ④“柳”句
【诗句释义】 1. 龙洲近隔碧山隅:龙洲在碧山下,与山的距离很近。 2. 洲水澄江似镜湖:龙洲的水清澈如镜,映照着周围的湖泊。 3. 汉水丈人提瓮好:汉水的边远地区,有人用桶装水。 4. 漆园敖吏著经无:漆园的官员忙于处理公务,没有时间阅读经典。 5. 池边古径门因竹:水池边的旧路旁,竹子掩映着古老的门道。 6. 松里行厨饭是菰:树林中的厨房,用菰作为主食。 7. 若倚寒梅吟白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第1句:“春回元夜敞芳筵,万炬千灯北斗悬。” - 春回元夜: “元夜”通常指的是元宵节,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传统上是一个庆祝节日的时刻。 - 敞芳筵: “芳筵”指的是摆满了美食的盛大宴会,形容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在这里指的是宫廷中的盛大庆典。 - 万炬千灯北斗悬: “万炬”是指众多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