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廷用
【注】“园”指私家园林。“适”即“适意”。 寄意园中桃李花,开时不及看时佳。 花神偏解怜幽独,芳情岂必在凭阑。 注释:寄寓着对春天里盛开的桃李花的思念之情。花开的时候不及花谢的时候更让人留恋、伤感。花儿偏爱幽静孤独的我呢,它的芳香情感难道一定要通过凭栏远眺才能感受到吗?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园中观赏桃花时有感而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里盛开的桃李花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花神能够多怜赏他
招隐诗 招引隐居者寻找春天,又来到鹤林,白云相伴,也是修道者的禅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的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寻找隐居的地方,与白云相伴,享受宁静的生活。诗中的“招引隐居者寻找春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招引隐居者寻找春天”,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以“春天”为引子,引出了下文的主要内容。这句中的“招引”一词,既表达了诗人的邀请之意,也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注释】: 1. 南湖遥望北辰中:诗人遥望着南方的湖泊,在银河星斗之间寻找北斗七星。 2. 锦轴天书下汉宫:诗人在银河星斗之间找到了北斗七星,仿佛看到了天上的天书,被带到天上。 3. 家住鹿门持绿玉:诗人的家乡是鹿门山,家中有绿玉。 4. 长从仙母醉春风:诗人常常跟随神仙的母亲喝酒,享受春风。 【译文】: 在银河星斗之间寻找北斗七星,仿佛看到了天上的天书。我家乡的鹿门山有绿玉
【注释】: 几度秋风客帝城,不堪游子远离情。词人欲拟长生曲,并入江南彩凤鸣。 几度:多少次。帝城:京城。不堪:不能忍受。游子:远行的人。长生曲:长寿的歌曲。并入:融合到一起。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以南。彩凤鸣:彩凤的鸣声。 【赏析】: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郑以材时任右补阙。诗人在为这位友人祝寿时,用“几度秋风”起兴,写自己对故国和亲朋的思念;“不堪游子远离情”是说,由于自己身居异域
【注释】 题棕庵:作者在棕庵的题词。棕庵,即棕庵寺,在今江苏吴县西南。 都门大隐喜看山:都城门外的大隐处,我很高兴看到群山。都城,指京城。都门,指城门。都门大隐,泛指南方的山林。喜看山,喜欢欣赏山景。 鹤榻时横梵宇间:鹤床时常横在梵宇之间。鹤榻,僧人坐禅用的竹席。横,搁置。梵宇,佛寺。 风动数声棕叶响,却惊清昼梦魂闲:风吹动几片棕树叶子发出响声,惊醒了悠闲的梦魂。 【赏析】
【释义】:紫阁调梅供奉频繁,锦园花木自芳春。临风不暇携带美酒赏,吟望台阶一注神。 【注释】:紫阁,皇宫中的楼阁,此处泛指宫廷。供,献。调梅花,即“品梅花”。 【赏析】: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在紫阁里经常品尝梅花,锦园里的花草树木也自有一番芬芳。但是,由于忙于处理政务,不能像以前那样携酒赏梅吟诗了,只能站在台阶上望着梅花发呆出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因公务繁忙而无法欣赏梅花美景的遗憾心情
【注释】: - 「建宁道中」:指的是诗人在去往建宁的路上。 - 「毵毵」:形容头发细长而柔软的样子。 - 「短鬓」:指的是头发较短。 - 「镜中多」:镜子里的自己。 - 「逆旅」:旅途中的临时住宿。 - 「光阴似转梭」:时间就像织布的梭子一样快速转动。 - 「山径」:山间小路。 - 「独怜」:独自喜爱。 - 「春雨后」:春天的雨水过后。 - 「奇花」:美丽的花朵。 - 「杂藤萝」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六朝宫殿没苍苔,往事江流去不回。” -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昔日的繁华宫殿如今长满了青苔,昔日的辉煌和繁华随着时间流逝,已不再重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2. “惟有龙光犹未歇,夜深偏照读书台。” - 注释:这里的“龙光”可能指的是龙形的装饰或象征,意味着即使在黑暗中
注释:高僧在这里说法,住在有名的山上;他在一盏孤灯下,双树之间,讲经说法。他虽然在讲经说法,但禅心却未灭去,他把棕树移到旁边与云闲适地相处。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怪”字来形容禅心未灭,说明禅宗的佛性是超越形而上的。棕树本是无情之物,诗人却把它人格化,说它“双移”到一旁,与白云相伴,表现了作者对禅理的深刻理解。诗中没有直接描写棕树,而是通过对棕树与云的相戏、相随来烘托出一种禅意
【注释】:几树桃花洞口开:洞口有几棵树,桃花盛开。招隐:招引隐居者。谪仙:唐时指李白,李白曾自称“谪仙人”,此处泛指隐士。不知天地何年老:不知天地存在了多少年。醉吸山泉当酒杯:沉醉于山泉之清美,以泉水作酒饮。 【赏析】: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几树桃花洞口开”描绘了桃花洞外春意盎然、桃花盛开的画面,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第二句“春风遥送谪仙来”将诗人自己比作天上的谪仙,将自己比作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