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仲
诗句:坐到更深月到扉,惺惺不是悟禅机。 译文: 夜深人静时,月亮悄悄推开了房门,但我心中并未真正领悟出禅宗的真谛。 注释: 1. 坐到更深月到扉:深夜时分,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 2. 惺惺不是悟禅机:表面上似乎明白,实际上并没有领会到禅宗的精髓。 赏析: 此诗以宁静的夜深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洒进屋子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然而,诗人虽然身在禅房中,心却难以平静下来
【注释】 1. 宇宙纷纷势利间:形容世间纷繁复杂。2. 相逢冠盖尽朱颜:指与达官贵人的相遇。3. 自爱茅檐下:偏爱自己简陋的茅檐。4. 洗眼东风看雪山:指在春风中,欣赏雪山的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大自然中悠然自得的诗作。诗人以自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自然画卷。 一、首句“宇宙纷纷势利间”,通过描绘纷繁复杂的世界景象,为下文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
【注释】 疏篱:稀疏的篱笆,形容菊花疏落。淡淡:淡雅。相看:相对。色最香:颜色最鲜艳。赖有:幸亏有。老妻:老妇人,妻子。每朝:每天早晨。沽酒:购买酒来。遣儿尝:让儿子尝尝。 【赏析】 菊花在宋代是文人墨客赏菊、饮酒、吟诗作对的题材,而陈白沙的《和陈白沙对菊五首》则是咏叹菊花的名篇之一,其中“晚节”二句写菊花之高洁,而“赖有老妻知我意”则写诗人与妻子之间的感情
【注释】 到象州:指作者到达象州县。象州,今广西象州县,古为潇水流域,有“潇湘”之称。 瓦瓶短嘴:用陶制的瓦盆。 泻山浆:比喻倾泻如山的泉水。 玉粒长腰:形容米饭像白玉一样洁白细腻。 煮饭香:形容米饭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官府拙:指官府官员们拙于治理百姓之事。 饱餐浓饮度年光:指在象州度过美好的时光,尽情享受美食与美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开头两句描绘了象州的自然风光
《和赵景行送族人还福州韵二首·其一》是明代诗人苏仲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对族人的问候,表达了诗人对族人归乡的喜悦和对家乡的深情思念。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 诗句:才到春光便有诗,野蒲新柳自依依。远来问族人何有,多得厓门几道碑。 - 译文:刚刚来到春天的景色就写下了诗句,野蒲和新柳自然地摇曳着。远方的族人过来询问我们有什么收获,多得到了崖门几道石碑。 - 注释
【注释】 郭外村:村庄。藜床:草编的床。当门:正对着门。秋霜:秋天的霜。 【赏析】 《和陈白沙对菊五首·其三》是明代哲学家陈献章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月色下观赏菊花,并抒发了自己喜爱菊花的心情。全诗意境优美、清新脱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欣赏之情。 爱杀:非常喜欢。花丛:花丛丛中。郭外村:村庄之外的地方。藜床:一种用草编织而成的床。移近:靠近。月当门:明亮的月光照亮了门户。虚时
【注】和陈白沙对菊五首:即《和陈白沙对菊五首》的五首七言绝句。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诗,是作者与友人陈白沙在赏菊时所唱的。 “月满江篱水漾沙,可人诗酒只黄花。”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一幅优美的秋日图景。“月满江篱”写月光照耀下的江边篱笆,“水漾沙”写江水的波纹。这两句描写了秋天江边月夜的景色,为下一句作铺垫。“可人”意为可爱。“采芳”指采摘花果,“莫谓春山少”指不要以为春天没有花果
注释: 野簌山肴:野味山菜。野簌,野菜;山肴,山珍。 酒瓮开:酒杯打开。 衣冠谈笑:衣冠楚楚的文人雅士们谈笑风生。 岛中一味闲光景:在岛上,只有一种闲散的生活情景。 还欠三更月上来:月亮还未落下,三更天还没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和文人雅士生活的诗。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野蔌山肴、酒瓮开启,文人们衣冠楚楚,谈笑风生。然后诗人又描述了岛上的一种闲散的生活情状
渊明无有菊花诗,诗到江门两不亏。 我亦后来传法眼,相看休道不相知。 注释:渊明(陶渊明)没有菊花诗,但到了我的笔下,江门两地的作品都不亏欠。我是后来的人,传授了佛法的真意,你们不要认为我与他们不相识,因为他们都与我一样,都是佛门弟子。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和陈白沙(湛甘泉)对菊五首的第二首,也是最后一首。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渊明、江门、法眼等词为线索,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和佛理领悟的看法。他认为
注释:水环绕山,景色奇丽,但只说甘公是俊才。 雏凤卧龙何处觅,班班花鸟象山台。 赏析: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游象山台的美景,表达了对甘公才华的赞美之情。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甘公比作“雏凤”、“卧龙”,形容其非凡的才能和地位。同时,诗中还描绘了象山台的美丽景色,如“水回山绕”等意象,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