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圈出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分析这些词语的寓意或表达的情感,最后结合整首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这首诗是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生计的深切关注,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艰辛。 【答案】 译文:傀儡堆云连碧落,崦嵫衔日带寒烟。微闻香气来糖廍,屡见青葱度蔗田。翠竹丛中村犬吠
【注释】 节:指农历十二月,即冬季。 逾:越过,超过。 曾:通“层”,积雪。 日暖:天气渐暖。风恬:风平气和。景物佳:景色优美。 草际:草丛之间。舞蝶:蝴蝶飞舞。鸣蛙:蛙类鸣叫。牛椆:一种果树。椆子可食,亦可入药。小汛:指小水塘、溪流。虎尾:指深沟险谷。蹴浪花:踩踏浪花。番社: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泛指边远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在冬天,作者骑马经过田野和山野,看到冬去春来
【注释】 即事偶成二律:偶然写成的诗。即事,即景。偶(ǒu)成,偶然成句。二律,指两首七律。“微茫”句:微茫,模糊不清;岛屿,大海中漂浮的小岛;片云,一片孤云;物产,自然产物与民俗风情。事事殊,事物都不同。绝好,极好。饔飧(yōnɡsūn),本指古代帝王、诸侯的饭菜,后泛指日常的饮食。红脚早,形容食物味道鲜美。天然篱落,天然篱笆。绿珊瑚,绿色珊瑚树。花无寒燠(yù nuò),没有严寒炎热
舟中晚眺 河流屈曲抱清湾,徙倚船窗望碧山。 塔在暮烟残照里,人居修竹茂林间。 沿堤绿柳开娇眼,夹岸红梅破醉颜。 荡桨吴歈歌断续,枝头相答鸟间关。 注释: 1. 河流屈曲抱清湾:河流弯弯曲曲地环绕着美丽的小湾。 2. 徙倚船窗望碧山:我靠在船窗旁,望着远处的青山。 3. 塔在暮烟残照里:高耸的塔楼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醒目。 4. 人居修竹茂林间:人们在郁郁葱葱的竹林和茂密的树林之间生活。 5.
注释: 1. 论天学士自渊流:指才华横溢的学士,他们来自渊深之地。 2. 才品分明是少游:才学和人品都非常出众的人,可以称为“少游”。 3. 宪署延宾居上榻:在宪署中,宾客住在上榻。 4. 澄台草檄借前筹:在澄台起草文件,借用了先人的智慧和经验。 5. 新词残月垂杨岸:新的诗词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残破。 6. 雅度春风杜若洲:优雅的气质和风度如同春风拂过杜若洲一般。 7. 我赏烟光饶有兴
【注释】 新莺:刚出生不久的黄莺。 育成母氏一春忙,出谷新雏带嫩黄:春天,小黄莺刚刚孵化出来,母亲忙着哺育,它带着幼嫩的羽毛。 乍作飞飞还护羽,学歌呖呖尚羞簧:刚刚学会飞翔的小黄莺,在展翅翱翔的时候,还要用它的羽毛护着它,生怕有什么危险;而当它开始啼鸣时,却羞涩得不敢开口。 金梭萦絮穿犹涩,绣户惊寒梦欲长:织布机上的梭子像金色的长线一样穿过棉絮,虽然有些困难,但还是能够穿过去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这是对考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加强背诵,积累,注意答题时结合注释进行理解,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 【答案】 (1)泊舟钱塘江口。泊舟:停船靠岸;钱塘江:指浙江省杭州市的钱塘江。 (2)山隈(wēi)系缆柳边堤,深谷长江路不齐。山隈:山的弯曲处。 (3)仙子呼龙种瑶草,英雄照鬼试灵犀。仙子:仙女;龙
诗句释义与译文: 连朝不断雨丝丝,云锁前村老树枝。 水浸征衣身易冷,泥深古道马难驰。 江南已慰三农望,山左应无一路饥。 但愿居民歌大有,何妨行客暂迟迟。 注释与赏析: 1. 连朝不断雨丝丝 - 描述连绵不绝的细雨,给人以阴雨绵绵的感觉。 2. 云锁前村老树枝 - 形容乌云密布,遮住了村庄的老树枝,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3. 水浸征衣身易冷 - 由于雨水的浸透,使得穿着的衣服变得寒冷
南省追随共一秋,东溟相聚又同舟。 怪君已在天池上,更欲乘槎何处游。
海国茫茫水拍天,灵槎安稳御风烟。 君家惯犯支机石,好挽银河润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