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屈曲抱清湾,徙倚船窗望碧山。
塔在暮烟残照里,人居修竹茂林间。
沿堤绿柳开娇眼,夹岸红梅破醉颜。
荡桨吴歈歌断续,枝头相答鸟间关。
舟中晚眺
河流屈曲抱清湾,徙倚船窗望碧山。
塔在暮烟残照里,人居修竹茂林间。
沿堤绿柳开娇眼,夹岸红梅破醉颜。
荡桨吴歈歌断续,枝头相答鸟间关。
注释:
- 河流屈曲抱清湾:河流弯弯曲曲地环绕着美丽的小湾。
- 徙倚船窗望碧山:我靠在船窗旁,望着远处的青山。
- 塔在暮烟残照里:高耸的塔楼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醒目。
- 人居修竹茂林间:人们在郁郁葱葱的竹林和茂密的树林之间生活。
- 沿堤绿柳开娇眼:沿着河岸的柳树展开娇嫩的眼睛,仿佛在欣赏美景。
- 夹岸红梅破醉颜:夹岸的红梅绽放开来,像是喝醉了酒一般。
- 荡桨吴歈歌断续:我划着桨,歌声断断续续地唱着。
- 枝头相答鸟间关:鸟儿在树枝间互相应和,似乎在回应我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以“舟中晚眺”为题,描述了诗人在船上眺望远处山水的壮丽景色。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山水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的世界。
诗的开头两句“河流屈曲抱清湾,徙倚船窗望碧山。”描绘了诗人所在的船只正驶过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河水环抱着一个清澈的小湾。诗人站在船窗前,远眺着那连绵起伏的青山。这里,“河流”、“清湾”、“碧山”等词汇都生动地勾勒出了山水的轮廓,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接下来两句“塔在暮烟残照里,人居修竹茂林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景色。高耸的塔楼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显得分外壮观。而人们则居住在茂密的竹林和树林之间,生活得和谐宁静。这里,“塔”、“修竹”、“茂林”等词汇都形象地勾勒出了自然景观的特点,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接下来的两句“沿堤绿柳开娇眼,夹岸红梅破醉颜。”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沿着河岸生长的柳树展开娇嫩的枝叶,仿佛在欣赏美景;夹岸的红梅绽放开来,犹如醉酒一般。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两句“荡桨吴歈歌断续,枝头相答鸟间关。”则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诗人划着桨,歌声断断续续地唱着;鸟儿则在树枝间互相应和,仿佛在回应诗人的歌声。这里,“荡桨”、“歌断续”、“枝头相答”等词汇都富有诗意,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山水景象。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