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澄台最上头,小春忽睹万枝秋。
满丛佳色含朱槛,盈把繁英计酒筹。
香满更宜邀客赏,露浓不用替花愁。
饮中剩有陶家味,争忍樽前早罢休。

【注释】:

十月二十三日 —— 农历十月二十日,是菊花盛开的时节。

庄副使 —— 指唐代诗人郑谷,字守愚,号许田子。他与郑云卿、张祜等有诗友之谊,时称“郑、张、张三”。

范侍御 —— 范摅,生平不详。

次范侍御韵 —— 即用范侍御原韵作诗。

雅集澄台最上头 —— 清雅的集会在最高处。

小春 —— 小春,即晚秋初冬之时。

万枝秋 —— 满山遍野的菊花。

朱槛 —— 红色的栏杆。

繁英 —— 花团锦簇,色彩鲜艳。

更宜 —— 更加适合。

邀客 —— 邀请客人一起欣赏。

香满 —— 香气浓郁,满园飘溢。

露浓 —— 露水浓重,形容秋露。不用替花愁 —— 不用为花儿担忧。

饮中 —— 酒席之中。

陶家味 —— 指陶渊明的诗风。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作于公元901年(唐天复元年)。这是一首应友人范摅之邀而写的诗,写于十月二十三日。郑谷和范摅都是以诗歌著称的诗人,他们之间的友谊深厚。郑谷对好友范摅非常敬重,曾说:“我虽不才,愿师事君。”因此,当范摅约他来赏菊时,他对这次雅集自然十分重视。

首句“雅集澄台最上头”,写在最高处雅集的情形,点出了聚会的主题,并暗示出此次聚会的高格调。这一句既写出了主人翁的心情,也表达了主人翁对这次雅集的重视。接着二句“小春忽睹万枝秋”,写自己看到菊花时的感受。这里“小春”指的是秋天,“万枝秋”则形象地写出了菊花盛开的景象,也表现出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三联两句“满丛佳色含朱槛,盈把繁英计酒筹”,描写自己看到菊花时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看到满树黄花的情景,表现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之意。四联两句“香满更宜邀客赏,露浓不用替花愁”,则是对范摅的劝勉和安慰。诗人通过劝勉和安慰的话语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心和祝愿,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自己的豁达胸怀。最后两句“饮中剩有陶家味,争忍樽前早罢休”,则是诗人对自己饮酒时的心情的描述。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喝酒的心情,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自己豁达的胸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郑谷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之情,也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豪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