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
【解析】 1.“枕屏”:枕头上的屏风,这里指诗人枕着的屏风。 2.“水外几家篱落晚”,这一句描绘的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田园风光图。“篱落”指的是农家的竹篱笆,“水外几家”指的是水边有几户人家。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水波荡漾,几只渔船在河上缓缓地划动,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炊烟袅袅升起,一派和谐宁静的景象。 3.“有梅花、傲峭寒”,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外面是寒冷的冬天
【注释】 江城:泛指京城。梅花引:词调名,又名《梅溪腊尽》。其二:这是一首写春景的词。 相思无处着春寒。傍阑干。湿阑干。似我情怀,处处忆临安。想见夜深村鼓静,灯晕碧,为傍人,说上元。是花是雪无意看。雨摧残。雨摧残。探春未还。到春还、似不如闲。感恨千般、憔悴做花难。不惜与君同一醉,君不见,铜雀台,望老瞒。 【赏析】 这首词是写春景的。词的上阕着重写“思”和“恨”。下阕着重写“怜”和“叹”
【注释】 江城梅花引 · 其一 几年城中无看灯。夜三更。月空明。野庙残梅,村鼓自春声。长笑儿童忙踏舞,何曾见,宣德棚,不夜城。 【译文】 几年来,城中没有看灯的热闹景象。深夜里,月亮高悬,月光明亮。野庙中残留着几枝梅,村中的鼓乐声也自春日传来。我常常笑着看那些孩子们忙碌地在空地上跳舞,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什么“宣德炉”和“不夜城”。 去年今年又伤心。去年晴天,去年有人。去年我曾到西窗下弹过烛泪,那时
诗句释义: 1. 单衾寒引画龙声。雨初晴。月微明。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 2. 夜来袖冷暗香凝。恨半销,酒半醒。靓妆照影,未忺整、雪艳冰清。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 译文: 1. 在单人床上感到寒冷,听到画龙的声音。雨刚停,月光也显得明亮。竹外的小溪边,我隐约看到一枝梅花横斜着。淡淡的月光下,稀疏的梅花点点如四五个点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五十岁寿辰时。词中描绘了一幅江城春晓图,表现了作者对友人云谷(字右司)的深厚情谊及祝寿的美好祝愿。全词语言清丽,风格明快,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词。 上阕写景。首句写晨回花底见晓星。“朝回”,点出时间是在清晨,“花底”表明这是在花园。“晓星”即晨星,古人以为黎明时天边出现第一颗星为启明星,这里用以形容曙光初现的景象。“瑞烟凝”三句,描写园中景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思想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重闺佳丽最怜梅。牖春开。学妆来。争粉翻光、何遽落梳台。 “重闺佳丽最怜梅”,这句的意思是:闺中佳人中最喜爱梅花,窗前的春风已经打开了,她学习打扮来了。“争粉翻光”意思是:争相涂抹胭脂。“何遽落梳台”意思是:为什么就落在梳妆台上了呢? “笑坐雕鞍歌古曲
江城梅花引 · 其二访寒梅 春天的消息去访问寒冷的梅花。欣赏初开的花朵,梦醒之后吟诗。映雪衔霜、清绝绕风台。可怕的是长洲桃李嫉妒,香气飘远,惊扰了愁人的眼睛,想要讨好谁? 曾经激发诗人兴致笑冷蕊。效法少陵,感到惭愧不如下里巴人。万株连绮,叹金谷的人坠落,莺飞。引领罗浮,有翠羽幻青衣。月下花神说极美,且同醉,休先愁,玉笛吹。 注释: 1. 江城梅花引 · 其二:指作者所写的《江城梅花引》中的第二首
江城梅花引 诗句: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译文: 在人间,离别总是容易发生。每次看到梅花枝头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感到深深的相思。多少次我独自坐在小窗前,梦里与你紧紧相牵携手。但是如今,在这个夜晚
诗句释义: - “雁霜苔雪冷飘萧。”:描述雁霜和苔雪,暗示季节已至深秋或初冬,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 “断魂潮。”:潮水声似乎带有某种悲伤的情绪,使得诗人感到魂魄都为之断散。 - “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用“翠袖”和“珠楼”描绘女子的服饰和建筑,而“清夜梦琼箫”则表达了在宁静的夜晚中,她仿佛在梦中听到了美妙的笛声。 - “江北江南云自碧。”:描述了江两岸的景色
舞红愁碧晚萧萧。溯回潮。伫仙桡。风露高寒,飞下紫霞箫。一雁远将千万恨,怀渺渺,剪愁云,风外飘。 【注释】:舞红:舞动的红花;愁碧:愁怨的碧水。溯回潮:逆着回潮的方向航行;伫:站立;仙桡:神仙般的船桨;风露高寒:风雨交加的高冷天气;紫霞箫:紫色的箫;一雁:一只大雁;怀渺渺:怀着渺茫的思绪;剪愁云:剪断愁思;风外飘:在风中飘扬;二十四阑:指栏杆;倚遍:挨次倚靠;空怅望:徒然怅惘地观望;短长亭、长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