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善
普天乐是元曲中的一种格式,一般用来写景、抒情、咏物或叙事。这首诗的格式是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四句成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普天乐 雨儿飘,风儿扬,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 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雨风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注释: 1. 普天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形式类似于宋词中的“满江红”或“念奴娇”
这首词是一首讽刺时政的词。全词采用反语的手法,对当时的政治现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评。上片主要描写了当时的权臣们如何通过投机取巧、阿谀奉承等手段谋取权力,而真正的英雄却被埋没在底层。下片则用五个典故来讽刺当时的权臣们: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这些典故都出自中国古代的传说或历史故事,通过它们来暗示那些权臣们的虚伪和无能。 译文: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臂揎拳享万钟
【注释】 ①漫天:满天。 ②坠:落下来。 ③吴民:这里泛指老百姓,吴地的百姓。 ④难道:怎么?是。指雪是瑞兆。 赏析: 《咏雪》是唐代诗人刘叉的作品,此诗以咏雪来比喻朝廷的奸佞小人,抒发了作者对朝政腐败的愤慨之情,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三句写雪花漫天飞舞,纷纷扬扬,覆盖了大地。这几句描写了雪花飘舞的场景
洛阳的花,梁园的月,美丽的花朵需要购买,皓洁的月亮可以赊欠。花倚着栏杆尽情地开放,月曾举杯询问是否圆满团圆。 月有圆缺,花儿有开谢,想象人生最痛苦的离别。花儿凋零了三春将近,月亮缺损了中秋到来,人离去了何时再归来?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的花和梁园的月,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离别的痛苦感慨。诗中通过对比花开花谢、月盈月亏和人去人来,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短暂。同时
讲诗书,习功课。爷娘行孝顺,兄弟行谦和。为臣要尽忠,与朋友休言过。养性终朝端然坐,免教人笑俺风魔。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馆东道“不识字由他”
雨儿飘,风儿扬。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 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雨风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元代散曲作家,生卒年不明,名择,号顽老子。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曾为夏伯和《青楼集》作序,知他生活在元代末年。 曾官至宣慰司令使、江浙提学。 元灭后称病辞官,隐居吴江。 散曲存套数二套,小令十三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