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卿
五垒神兵下玉门,倒倾西海蹴昆仑。轻车夜渡交河水,斩首先传吐谷浑。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壮丽的军事场景,展现了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的英勇和决心。首句“五垒神兵下玉门”描绘了军队在玉门关前展现出的神勇和力量,如同五座壁垒一般坚不可摧。接下来“倒倾西海蹴昆仑”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战斗的激烈,仿佛是西海之水被倾倒,昆仑山也被踏平。这两句不仅展示了战斗的场面,还体现了将士们的决心与勇气。
诗句:青天碛路挂金微,明月洮河树影稀。 译文:在青天的沙漠路上,月亮照耀下,金光闪闪,而皎洁的月光照在洮河之畔,只能见到稀疏的树影。胡雁哀鸣飞不渡,黄云戍卒几时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五言律诗《从军行五首》中的一首,描述了一位将军在边陲战场上的景象。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关的壮阔景象和战士们的辛劳,以及他们内心的忧虑和期盼。 “青天碛路挂金微”开篇描绘了边关辽阔的天空
注释 - 玉馆琼台:指豪华的宫殿。 - 紫微:古代对帝王居处的称呼,这里可能暗指皇宫。 - 长安甲第:指在长安(古都名,今西安)建造的豪宅。 - 光辉:指豪宅的华丽和尊贵。 - 夜夜锦灯车马散:每夜都有华丽的车辆和灯光,人们离去,没有留下。 - 平阳歌舞月中归:在明亮的月光下,人们唱歌跳舞回家。 译文 华丽的玉石宫殿与琼楼相接,紫微星下的长安城充满了光彩。 夜夜灯火辉煌,车马喧嚣散去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时所作。他以自己和两位友人(张说与赵瑕)的遭遇为题,抒发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平陵东行 不能鼓行青海上,亦当击剑于咸阳之市中。宁学锄麑触槐死,羞言投阁仕莽公。 注释: 1. 平陵:地名,今河南省洛阳市平陵县。 2. 鼓行:指骑马疾驰。 3. 青海:指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境内。 4. 咸阳:古都邑名,位于陕西省中部,渭河下游北岸。 5. 锄麑:春秋时期鲁国人臧仓
【注释】 生长:在。 边城:指边境地区城镇。 骑射:骑马、射箭。 有声名:名声大,有名气。 河源:指甘肃的河源镇。 屯都护营:驻扎在都护府。都护是汉代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 登:登上。 敌气:指敌军气势。 间道:秘密通道或小路,这里指迂回小径。 十决推雄战:十次决战,推举为英雄。 拔虎旌:挥动虎旗,比喻威武。 云中:云霄之上。这里泛指天空。 息刁斗:停息刁斗的敲击声。刁斗是一种古代军中用的武器
《从军行五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英勇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们深沉的家国情怀。下面将结合诗句和注释进行详细翻译并附上赏析: - 诗句解读: 前两句“调笑胡王坐玉鞍,蛇矛丈八奋如湍”描述了胡人王侯坐在装饰华丽的马鞍上,手持长矛,其力量如同急流般汹涌;后两句“天子戎衣遥按剑,将军直为斩楼兰”反映了天子身着战袍,手按宝剑在远处审视战场,将军直接斩杀了敌人。 - 译文
陇头流水歌三叠,代内作陇头,指陇山的山头,古代陇山以东属陇右道。这里指陇西一带。陇头流水,是说陇西一带的水流湍急。歌三叠:乐府《陇头歌辞》有《陇头流水,鸣声何喧》。这里的“歌三叠”即引此。 下陇磨剪刀,刀涩指爪柔。 下陇,从陇头往山下走。磨剪刀,用剪刀去剪草木。剪刀刃钝了,所以要用磨。刀涩,刀刃因使用而变钝了。指爪柔,手指甲因使用而变软了。 将刀断割水,那用东西流。 用剪刀去剪草木
猎火照燕然,匈奴寇朔边。 昨夜飞符至,将军出酒泉。 鱼丽天阵合,狐塞伏兵连。 一鼓旄头落,长驱捉左贤。 横行黑山外,凯入武威川。 万古清沙漠,常令无塞烟。 注释: 1. 猎火照燕然:在狩猎时用火光照亮了燕然山。 2. 匈奴寇朔边:匈奴侵犯了北方边境。 3. 昨夜飞符至,将军出酒泉:昨天晚上收到紧急征兵的文书,将军被派往酒泉(今属甘肃省)。 4. 鱼丽天阵合,狐塞伏兵连:像鱼游水里一样地布阵
从军行五首 贰师将军初出师,横行十万羽林儿。隔河追斩呼韩将,乌垒高悬太白旗。 注释译文: 贰师将军初次出征,他率领十万勇士横扫疆场。 在河边截杀敌军首领,乌垒城高挂太白金星旗帜。 赏析: 这首诗是《从军行五首》的第五首,描述了贰师将军初次出征,他率领十万勇士横扫疆场的情景。诗中提到“隔河追斩呼韩将”,指的是在战场上追击敌人的将军,而“乌垒高悬太白旗”则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的壮丽景象
江南乐八首·代内作 人言江南薄,江南信自乐。采桑作蚕丝,罗绮任侬著。 江南,这片水乡之地,自古便有“人间天堂”之美誉。人们常说江南薄,然而江南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与风情,令人心生向往。诗人身处此地,感受到了江南的温暖与美好,他以采桑作蚕丝,织就了一幅江南美丽的画卷,让世人欣赏到了江南的繁华与美丽。 与郎计水程,三月定到家。庭中赤芍药,烂漫齐作花。江南道里长,荆襄在何处。闻郎昨夜语,五月潇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