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卿
赠罗浮山人 听到有罗浮客,临流眠白云。 海峰帆外接,江影树中分。 萝户春常闭,林香昼自焚。 月明岩畔石,遥礼大茅君。 注释: - 闻有罗浮客:听说有一个来自罗浮的人。 - 临流眠白云:在溪边休息,睡在白云之上。 - 海峰帆外接:海峰如帆船般伸展,与帆相接。 - 江影树中分:江流的影子在树木间划分。 - 萝户春常闭:萝门(一种植物)的门常常关闭着。 - 林香昼自焚:树林中散发出香气,白天自己燃烧
【注释】 乍:刚,不久;缘:因为;浮阴:指太阳光的反射。不愁妨玉兔:不怕月亮被云遮挡而妨碍其圆缺变化。常恐近浮阴:唯恐接近云彩。丹枫急:形容树叶的颜色鲜艳。紫闼深:皇宫的深院,也指秋夜的幽静。如何鸿雁意,噭噭有惊音:鸿雁传书的声音多么凄惨啊!“噭噭”形容雁叫时声音急促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月色的七言绝句。诗人以月为题,借月抒怀,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叹。全诗意境清雅,语言凝练
注释: 飘荡东西不自持,多情牵惹有飞丝。 恩私漫忆曾攀手,精魄难抛未冷枝。 每戒儿童摇树戏,空烦道路隔墙窥。 经春为尔添新债,开费清樽落费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落花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落花的喜爱和感慨。 “飘荡东西不自持”描述了落花自由自在地飘荡在空中,不受任何束缚的状态。这里的“飘荡”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落花随风飘动的景象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旅途景象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送子胡为别”,意为送别儿子为什么要分别?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第二句“南中建节行”,意为在南方建立官职。这里描述了诗人将要在南中(即今天的广东省一带)开始自己的仕途生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第三句“江虚星斗动”,意为江水空空如也,星河灿烂。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
【解析】 本诗为和答之作,是作者对石田先生落花四首中的第二首的答作。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蜂攀故蕊将须护,鸟过空枝破血啼”这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残枝败叶,而诗人则以“须”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用“将须”二字,既表现出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更表现出他与石田先生之间的深厚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答案】 译文: 门关着,院子里落了一层残红,树影稀疏
燕 春风暖,池塘得意春意浓,水芹和烟草都显得格外新鲜。 燕子在花旁掠过,轻盈的翅膀投下长长的影子,它们迎着雨点飞回巢中,显得亲密无间。 王谢两族曾经的荣华富丽,如今已变为了历史的陈迹,楼阁之中的女子们也充满了思念与哀怨。 我追忆往事如相交谈,唯有我家仍旧贫穷如旧。 译文: 燕子 温暖的春风拂过池塘,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水芹和烟草都在这春日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燕子在花丛中穿行
【注释】 1.别意:分别时的意思。 2.凉风发:凉爽的风吹起。 3.王程:指仕途行程。 4.楚尽:楚国的尽头。 5.归客询松菊:诗人询问过路客人,松竹菊花可好。 6.骚人:诗人。 7.蕊兰:兰花。 8.吾不及:比不上我。 9.江汉一南冠:被贬官后身陷江汉,犹如戴着南方的帽子一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题目为《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 其三》,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歌酒栏干事已非 - 注释:这里指的是曾经热闹非凡的歌舞场所,现在却变得冷清。 - 赏析:通过对比“事已非”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可堪荏苒争先谢 - 注释:可堪,意为难以忍受;荏苒,指草木枯萎,这里比喻时光飞逝。 -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独立”,这是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先要解释全诗的意思,然后根据注释和提示明确诗句的具体内容,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最后指出运用了哪些手法。 【答案】 译文:独立溪边,烟雾缭绕的柳丝拂动着帽子斜斜地立在路旁,行人停下来问路。树底,孩子们在烧着残叶取暖 ,估客们正在河中喝酒。日暮时分
注释: 怀邢处士参:思念与邢处士一起度过的时光。邢处士,指的是邢邵,字次公,唐代诗人、书法家。 梨花分月一枝明:在梨花盛开的夜晚,月光洒在枝头,犹如被分成了一片片的明亮。 吟着君诗绕树行:吟诵着你(邢处士)的诗歌,在树下徘徊行走。 闻说里门多下马:听说你的家门前有很多马匹。里门,古代住宅的前门,也指代家门。下马,即放下马鞭,表示恭敬。 若为人世可逃名:如果能够逃避人世间的名利,那该多好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