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
【赏析】 这是一首自述诗,写一个野叟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首句“野翁百不为”点出题旨,表明作者一生不求仕进,甘于贫贱;次句“白发老岩涧”,则具体描绘了这位野叟的外貌特征和生活境况。三、四两句“宁肯慕膏粱,且复饱藜苋”,“膏梁”即精美的食物,膏粱之食是贵族们所享受的,而藜苋则是穷人吃的粗劣的食物。诗人宁愿吃粗粮野菜,也不愿去羡慕那些达官贵人,表现出他鄙夷富贵、淡泊明志的思想感情。五
【注释】 1. 惟初:诗篇的开头。 2. 结发时:年轻时。 3. 志气凌苍昊(lìng):志向远大,意气飞扬,直冲青天。 4. 飘然去园庐:飘然,超脱世俗的样子;园庐,指家宅。离开家园,超脱世俗。 5. 名山纵幽讨:名山,指有名的山峦;幽讨,深入地探索。 6. 流光暗相催:流光,指光阴、时光;暗相催,暗地里催促着。 7. 于今已衰老:于今,到现在;衰老,年老体衰。 8. 满眼皆少年:满眼
这首诗是依韵酬葛秋岩的一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下面是逐句解读: 1. 东原风正和,西山气尤爽。 - “东原风正和”: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东原地区的风和煦宜人。这里的“和”字可能是在描绘春风拂面的感觉。 - “西山气尤爽”:形容西山林间的清新空气,给人以凉爽之感。这里的“气”字可能指的是自然的气息,或者是山间特有的气息。 2. 坐我于其中,此心日以广。 - “坐我于其中”
我住在山林中,茅草的屋顶遮蔽着嘉树。 在肮脏的尘世和名利间,归心总是向西方飞驰。 如今我已驾返程,最终坚守着贞洁朴素。 每当夜深人静时,思绪万千起坐天未曙。 注释: - 居本山林:居住在山林之中。 - 茅茨荫嘉树:茅草的屋顶遮蔽着美好的树木。 - 肮脏尘网间:在肮脏的尘世和名利之间。 - 归心自西骛:归心总是向西飞驰。 - 终然守贞素:最终坚持守着贞洁朴素的生活。 - 每思夜气清
吾生一无营,终日衡门下。 栖迟已成乐,岂羡台与榭。 相彼常汲汲,而我独多暇。 时听蜾祝儿,于以知物化。 注释: - 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欲望和追求,整天都待在简陋的房屋中。 - 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非常快乐,我不羡慕那些高高在上的建筑和装饰华丽的场所。 - 他们总是忙碌而紧张,而我则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 - 我经常听到蜾虫的嗡嗡声,从中悟出万物变化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作品
【注释】 效陶四首用葛秋岩韵 其二:效法陶潜 山深自无暑,五月草树寒。 颇有遁世乐,得之亦非难。 岩翁我同流,邂逅成清欢。 回首功名人,琐琐不足观。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在深深的山林中,自然就没有暑气,即使是五月,也感觉到草木都像冬天一样寒冷,因此,有退隐的想法和乐趣。而隐居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第二句“颇有遁世乐”的意思是:隐居是一种很快乐的生活。 第三句“得之亦非难”的意思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下面是逐句解释和翻译: 为先云洲赋尘外地(第一句)- 在遥远的云海外,有人写下了这篇关于尘世的文章。 狂贾何人斯,曾莫犬豕若(第二句)- 狂傲的商人是谁?他曾经像猪狗一样卑劣。 包藏窃国机,直尔弃天爵(第三句)- 他竟然隐藏着篡夺国家政权的秘密,直接放弃了高贵的爵位。 逆罪浮草莽,盗术逾蹠蹻(第四句)-
注释: 效陶四首用葛秋岩韵 其一 坐石滋南风,幽抱和且衎。 志唯在山水,身不关治乱。 终曲遂忘言,举目送飞翰。 所得皆天真,初不加习玩。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诗人坐在石头上,听着山风吹过的声音,心中充满了宁静和喜悦。他的内心只有对山水的热爱,而对外界的纷扰毫不关心。当乐曲结束,他放下手中的乐器,看着远方飞鸟的身影,感受到了生命的自由和无拘无束。他得到的都是自然的真谛
羲娥不停毂,催暑到茅屋。 羲娥:指月亮,这里比喻时光。不停地转动着车轮,暑气逼人地来到茅屋之中。 催暑:催促暑热。 到:到来。 萍蓬无地头,桑梓念天目。 萍蓬:浮萍和荷叶,喻指四处漂泊的游子。无地头:没有固定的居所。桑梓:指故乡。 天目:地名,位于今浙江临安,是作者家乡所在地。 古吟寓深情,时事堪痛哭。 古吟:指古人的诗词。寓意深情:寄托深厚的感情。时事堪痛哭:时事令人痛心疾首,难以忍受。
筼房暑中寄诗依韵酬答诗句释义: - 筼房:指山中的岩石,筼即石。 - 暑中:夏天,炎热的天气。 - 寄诗:诗人给某人寄出自己的诗作或书信等。 - 依韵:按照一定的韵律押韵。 - 酬答:回复,回答。 译文: 在山中岩石上我留下了自己的诗作并寄给了朋友。 朋友回应了我的诗,让我感到心情舒畅和愉悦。 他给我带来了优美的诗句,足以让人感到凉爽和舒适。 山上有奇闻异事,但需要等到秋天才能说出来。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