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
田家 田家翁媪颇自适,翁解耕耘妇能织。 官中租赋无稽违,所养牛羊亦蕃息。 岁时力作不徒劳,桑柘满园禾黍高。 皆因勤俭百事足,老身不复愁逋逃。 儿女长成毕婚嫁,祇在东邻与西舍。 瓮头时复有新篘,亲戚团栾乐情话。 神前祭赛宜礼腴,家中衣饭随精粗。 县吏下乡鸡犬尽,但愿官府无追呼。 注释: - 田家:指农家生活。 - 翁媪:老年男女。 - 翁解耕耘妇能织:丈夫懂得耕田劳作,妻子擅长纺织。 -
【注释】 凭:倚。阑:栏杆。清川:清澈的河水。萦回:曲折回旋。窈:深远。经月:过了一个月。柴门:用树枝、草等编成的门。云际:云端之上。疏磬:稀疏的磬声。林杪:树林的顶端。余闲:多余的闲暇。凭阑:倚着栏杆。飞鸟:指鸟儿在飞翔。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独自欣赏风景,享受宁静的生活,表达出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首句“凭栏”点明全诗题旨,为全诗定下基调。第二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第三
【注释】 闲门:指隐居的门。 绝尘鞅:没有车马的喧扰,形容清静。鞅,古代的一种装饰品,这里代指车马。 松栝皆肺肺:松树、栝(kuò)柏等树木都是枝叶繁茂,好像喘气一样。比喻生机勃发。 言忘见道真:忘记了自己说的话,好像见到了大道的真实面目。 静极闻天籁:寂静到了极点,能听到天上的声音。天籁,指自然声音。 野菜宁加糁(rǎn):野菜不加调料也可食。 山衣或无带:山上的衣服没有腰带。带
悠悠荒路行 这首诗的首句“悠悠荒路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广袤无垠、荒凉萧瑟的画面。"悠悠"二字,既传达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荒路"则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诗人对前途的不确定感。 译文:我在这漫漫长途中行走,心中充满了忧愁和不安。 赏析:开篇即描绘了主人公在漫漫旅途中的心境,表达了他对于未来的恐惧和不安。同时
林和靖(一说:林逋)是北宋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一生未娶,不慕荣利,以梅为妻,自称“冰花居士”,隐居孤山。此诗当为其《孤山种梅》一诗之题。 抱璞肯自剖,藏之在深椟(dú)——抱着美玉不肯剖开,藏在深深的柜子里。 嗟彼荆(jiāng 荆山)山人(rén 人),不能卫其足——叹息那荆山里的人们,他们都不能保护自己的脚。 生先有良贵(yuàn 原意指有优良的才能和德行),那爱分□禄(lù
栖迟 栖迟严壑间,所尚不同俗。窗下列芳兰,门前艺修竹。崖屋夏中寒,石田秋后熟。委质于自然,陶然意常足。 译文 我隐居在幽静的深山之中,喜好和世俗不同。我在窗户边摆放了芬芳的兰花,门前种植了挺拔的修竹。夏天崖屋里很凉快,秋天的石头田里庄稼熟了。我把我的才能全部交给了大自然,心情愉快满足。 注释 1. 栖迟:指隐居。 2. 所尚:喜好。 3. 窗列:在窗户边摆放。 4. 崖屋:指山崖上的房屋。 5.
诗句释义 题鹪鹩巢林行: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鹪鹩筑巢的行为,来抒发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感悟。 鹪鹩巢中林:鹪鹩是一种小鸟,生活在树林中。它选择在树洞里筑巢,只选一个枝头。 所择唯一枝:鹪鹩只选择一个树枝作为它的家,不与其他鸟儿争抢,体现了其简单、专注的性格。 俯啄草间粒,自可长无饥:鹪鹩低头啄食草丛中的小虫子,可以长时间不饿肚子。这里描绘了鹪鹩勤劳的生活状态。 绝意于翱翔
【注释】: 1. "维昔晋唐人",即过去的晋、唐人。 2. "其心多爱竹",他们(晋、唐人)的内心大多喜爱竹子。 3. "七贤子猷徒",指的是晋朝的竹林七贤中的子猷。 4. "往驾已不复",以前的车子(指子猷的马车)已经不复存在了。 5. "惓惓思此君",非常怀念这个人。 6. "锄云种青玉",种下了一片青翠的竹子。 7. "劲节何亭亭",竹子的坚韧的节操多么高耸啊! 8. "清风常穆穆"
注释: 萧然一茅茨,远在青山郭。 萧然一茅茨,指的是简陋的茅草屋,远在青山郭。形容诗人居住的地方十分简陋。 岁晚倦行游,来兹解缨络。 岁晚倦行游,指的是年老力衰,不再愿意到处游玩。来兹解缨络,指的是来到这里,解开了官服上系着的红带,表示放下官职的束缚,回归自然的生活。 功名人莫笑,吾志在丘壑。 功名人莫笑,指的是功名利禄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不必嘲笑别人追求名利。吾志在丘壑
诗句解析 1 溪边得微径: 在溪边发现了一条小路。这里的“溪边”可能指的是一个自然景观,而“微径”则暗示了这条小道的隐蔽和不易察觉。 2. 陟险穷层巅: 越过险境,攀登到山顶。这里的“陟险”表明了攀登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而“穷层巅”则展现了对高处的向往和征服。 3. 上有巢居人: 上面有一群住在树上的人。这里的“巢居”可能指的是人类或某种动物选择在树上居住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