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
翠奁露叶,泛一溜娇波,别样清绝。 细领淡香,人与春山如活。 似花却是非花,昵昵小名双叠。 裁照影,文君镜中,令我消渴。 思君上海时节。 定梦里樵青,颦态能说。 惯了玉川,消受一弯新月。 有人又点轻螺,滴滴绛唇亲接。 春味好,瓯边试描两撇
酽寒十日待嫩晴,薄暖唤醒春魂。 天台何许,铢衣留艳绯痕。 露井春帘赐锦,恰小园纤绿扶裙。 应不负、珊珊仙骨,天上灵根。 长干去来双桨,记渡江姊妹,柳映闲门。 门中人面,那回细雨黄昏。 却笑出墙红杏,只清明、款醉山村。 凭对影梨花,冷抱睡云
踏青人懒,恰峭风吹得,困损春魂。不分明处,犹余一缕芳痕。尽有浮花浪蕊,是几番、嫁杏拖裙。浑未觉,东皇有意,潜与移根。 凄清低颦敛靥,似新入平阳,退处长门。溶溶淡月,能消几度黄昏。坐对繁英薄媚,只莫忘、流水孤村。春去也,斜阳一抹断云
探索古典文学的瑰宝:《露华》 《露华》是宋代词人王沂孙的作品,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著称。这首词不仅是对一个具体事物——碧桃的描述,更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词人的深情与哀愁。 王沂孙的生平并不被广泛记录,但从词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于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在《露华》一词中,他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碧桃的娇艳与生机。碧桃花似仙子,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这样的比喻不仅赋予了自然物以人格特征
天台倦客。讶世外神仙,亦换颜色。泪雨旧红,愁访曾来踪迹。占伊露倩烟柔,一段媚香娇滴。春风面、寻思去年,又恐轻识。 而今认道非昔。恁自托情根,丰韵都隔。甚似看朱,还眩镜暖脂湿。怅绝背影窥时,夹竹枉猜消息。牵断藕,秋丝画裙胜得
芰衣零乱。甚冷淡赪茸,也豁秋眼。睡醒鴂鶄,翻翅青枝先颤。有时细糁池星,越爱翠深红浅。渔郎过,烟蓑乍穿,早缀千点。 沿流巧补断岸。落水礁无声,云子难辨。听说山厨曾煮,鸭脚同荐。渐渐开到芦边,误了渚鸿寻伴。凉月里,鸳鸯占作翠馆
一痕轻软,受尽日沈沈,禅榻香满。别样珑松,小擘露华犹泫。斜挑玉柱停匀,握处兜罗难辨。幽佳地,龙涎罢烧,银叶微暖。 空空妙手亲按。是金粟如来,曾现好相曾现。祗树天花,一种庄严谁见。想因特地拈花,悟出真如不染。维摩室,茶瓯经卷相伴
凌波香远。伴袅娜秋容,小住深院。瘦影亭亭,不怕泪珠红溅。素姿摇曳湖烟,未识玉阶幽怨。屏山曲,微波欲托,几时肠断。 胆瓶注水清浅。看月晓风残,啼妆犹泫。胜似泽陂墙角,开谢谁管。晕就几簇檀心,点上粉衣零乱。宵漏永、银灯照来一剪
万花尽坼。过廿四番风,绿遍山色。夜雨作寒,遥想刺桐披拂。梦中怒到阿香,湿透碧油窗格。春浪软,城西半陂,定涨溪骨。 衰年到耳心恻。算去日灾祥,愁动诗魄。剩把翠蒿和露,晨起亲摘。杜鹃又啭清明,一色水田秧出,天道远,铙歌甚时住得
露芽翠滴。是汉代高僧,挈自西域。夏禹旧山,青染川南天色。仲春渐渐枪旗,日照一团仙碧。灵气孕、莲花半空,万古苍石。 生株细数凡七。过四月黄梅,香嫩堪摘。历尽岁年无算,短柯盈尺。祖洲当采神芝,叶叶远传京国。风味损,如今碎包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