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坤
``` 离别之情 留妾一身在,怜君万里行。 夜来双泪尽,不忍到长亭。 注释: - 《别意》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 前两句写离别前说不出赠别的话,爱人沉思背灯而立;后两句写爱人终于控制不住忧伤,低头哭泣,眼泪将罗衣湿透。 - “留妾一身在”,意思是留下我一人在(这里指的是妻子),表达了丈夫对妻子的不舍和牵挂。“怜君万里行”,怜惜你离开家乡(这里指的是丈夫)
【注释】 野水渐我车,掀之出于淖:野外的水流渐渐浸湿了我的车。掀起车轮,从水中驶出。 夫岂避危涂,行险终违道:难道只是躲避危险的道路,行走险路最终违背了正道吗? 万事有当然,祸福安足保:万事都有其必然规律,祸福得失哪里能轻易保证呢? 君子守其辙,无论迟与早:君子应该遵守自己的正道,不管什么时候。 孔孟恒固穷,仪秦毋乃躁:孔子和孟子总是坚持原则而不改变初衷,而张仪和苏秦则不免急躁多变。 所得非所欲
【注释】 门户:比喻自己的地位。高一丈:形容门第高,官位大。气焰:比喻威风、权势。华岳:指华山,以山名代称华山王杨行密的势力范围。天:比喻势力范围广大无边。只让:仅能允许。不怕:不害怕。 【译文】 门户比原来高了一寸,但声势却低了一尺。 华山王杨行密只让天,我一点也不怕他。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对比来表现自己与杨行密之间的矛盾关系。前两句写自己与杨行密之间的差距。门户高一丈
注释:月相蚀,弦乐岂不易,盼望日减清辉。 始知满招损,天且弗能违。 赏析:此诗以月相食为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哲理认识。首句“月蚀”直接点题,第二句“望日减清辉”则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第三句“始知满招损”则是诗人的哲理认识,最后一句“天且弗能违”则是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感叹。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开封 宝成门联 万宝告成,合耕夫织妇,白叟黄童,年年歌大有; 五征来备,看东舍西邻,南村北疃,处处乐同人。 注释: 1. 万宝告成:意思是万物丰收,形容国家繁荣昌盛。 2. 合耕夫织妇:指农民和妇女一起耕作、纺织。 3. 白叟黄童:指老人和孩子。 4. 年年歌大有:每年都会歌颂国家的富强。 5. 五征来备:指各种征收的物资都已准备妥当。 6. 东舍西邻:指邻居之间和睦相处。 7. 南村北疃
【注释】: 1. 青帝:指春神。 2. 阳春布芳华:指春天到来,到处是花团锦簇,万物复苏的景色。 3. 郁郁葱葱: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4. 生气溢沙随之外:意思是春天的气息充满大地。 5. 黄堂:黄色的殿堂,这里泛指官府或官府所在地。 6. 流德泽:指恩惠广泛地流传。 7. 融融液液:形容温暖、和煦、滋润。 8. 太和在梁苑之西:意思是太和之气弥漫在梁园(即东汉时著名的园林)的西边
【注释】 1. 开封:指宋代的都城汴梁。 2. 钟祥门联:指钟山的山门两侧的对联。 3. 洪涛来万里恩波:形容黄河如洪瀑一般从远方滚滚而来,带来恩惠和恩泽。 4. 远抱崇墉(yōng)浮瑞霭:指钟山高耸入云,周围环绕着层层叠叠的云雾。 5. 元女注千年圣水:指钟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禹母”所化成的仙女所居住的地方,她在这里注入了千年的圣水。 6. 潜滋环海护生灵:指钟山的圣水滋养着周围的大海
【注释】 万丈文光:指科举考试中状元。北射斗牛,比喻科举考试中状元后名扬天下。蹑魁柄:登上状元的宝座。三星物采:指科举考试中进士。东联箕尾:指科举考试中进士后,金榜题名。上台躔:指科举考试登第后,被朝廷录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及科考的诗。诗的前两句写及科考中的状元,后两句写及科考中的进士,都是用典。“文明门”即汴京(今河南开封),此诗当为宋代时所作。诗人以巧妙的手法将科考与天象相联系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直者无庸我力,枉者我无庸力,何敢贪天之功; 释义: 正直无私的人不需要我的帮助,而那些枉法的人却指望着我的施舍。我怎敢贪图天赐的恩惠。 注释: "直者"指的是品行正直之人,"枉者"指的是不公正或违法之人。"庸"在这里是帮助的意思。"贪天之功"是指企图不劳而获,利用天赐予的机会。 2. 恩则以奸为贤,怨则以贤为奸,岂能逃鬼之责; 释义: 如果得到了恩惠就当作是自己的功劳
【注释】 公署联:在公署悬挂的对联。 青天下鉴此心:以公正无私之心,映照天地。 敢不光明正直:怎能不光明磊落、品行端正呢? 赤子来游吾腹:赤子(婴儿)来到我的胸怀里。比喻希望寄托于贤人。 愿言岂弟慈祥:“岂能不”是祈使句,表示愿望的语气词。“岂弟”指和顺、仁爱,“慈祥”指仁慈宽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赠公署的楹联,上联“青天下鉴此心”,意思是用公正无私之心,映照天地;下联“赤子来游吾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