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
【注释】 1. 龙生不羁者:比喻人有豪迈的气度。 2. 爱梁能开襟:喜欢梁上悬挂的衣被,可以敞开胸怀畅饮。 3. 玉壶酒:美酒。 4. 士甫吟:指《诗经·小雅·采薇》中“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一句,士是诗人对友人的尊称。 5. 水阳:地名,今河南汝阳县东。 6. 故林:故乡的树林。 7. 秋风樽前别:在秋风萧瑟时,举杯向朋友告别。 8. 落日川上心:夕阳映照的江水上,心中满是离愁。 9.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与友人游览名山大川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首联“昔人炼金鼎,此地余还丹。”用典,昔人炼金鼎,意指仙人炼丹,炼得仙丹,则可长生不老,此两句是说:昔日的仙人曾在此炼过金鼎,而这里我还能留下仙丹。颔联“至今风篁呜,犹疑下笙鸾。”写诗人听到山中风吹竹林的声音和似笙鸾般悦耳的声音,仿佛是仙人在吹奏乐曲,颈联“出岭访灵异,投山宿天坛。一片月色古
【译文】 在秦代的战气弥漫中,大泽里蟠伏着曲折盘旋的龙身。 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被天雷所伤,九月初九那天,它才露出头角。 千里之外送别亲人,三杯美酒后抚摸起那龙泉剑。 紫红色的剑身与精纯的赤色融为一体,剑光中射出青莲花般耀眼的光华。 这三尺锋利的宝剑,可以摧毁金铁般的敌人。 月光下,明月的脸庞如粉似雪,饮血于秋风之中。 那些素灵啊哀号悲鸣,老泪纵横,翻涌成蛟涎般的波纹。 芒砀起风云变幻
精岩寺 香刹象天界,名僧辞世氛。 一峰独凌削,众壑相氤氲。 作礼向金仙,宴林投鹤群。 山犬衔人衣,却走避腥荤。 于时春向暮,林亭蔼余曛。 苍然草木气,尽湿西江云。 登阁见千里,眇怀沧海濆。 山钟忽播荡,应此悟音闻。 注释: - 香刹:指寺庙。 - 象天界:形容寺庙像天空一样高远。 - 名僧:有名的和尚。 - 凌削:山峰陡峭。 - 互氤氲:形容山间的水汽缭绕。 - 作礼:行礼。 - 金仙:指仙人
留别诸子的诗 秋天的堂宇空旷而寒意袭人,晚竹在深深的绿色中伸展。 我独自坐在灯下,兴致与一壶美酒相伴。 天气寒冷霜气满襟,露水沾湿了月亮窥探我的醉态。 曲终情深难舍离,相看两鬓生感慨。 注释: 1. 秋堂掞虚寒:秋天的堂宇空旷而寒意袭人(形容室内冷清、寂静),掞虚寒意为空旷且寒冷。 2. 晚竹引深翠:晚竹在深深的绿色中伸展(形容晚竹颜色鲜艳、绿意盎然)。 3. 暝然孤灯坐
【注释】 ①送:赠别。黄玄之:名不详。京城:今洛阳,东汉、隋、唐时为都城。②“请为”二句:言我愿为你赋诗,以抒发心中的壮志豪情。③“丈夫”二句:言大丈夫的志向应是胸怀天下,何况你是国家的重要客人(指被朝廷征召到京师)。④“惜别”二句:说因惜别而语无伦次,恐怕有失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⑤“壮怀”二句:言壮怀何以表达?只好在歧路旁解开佩带的青丝带赠别了。 【赏析】 《送黄玄之京》
【注释】 终南:山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南。 积翠:积绿,指山林郁郁葱葱。 阳厓:山崖。 荆楚:古时楚国地,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阴壑:深谷。函秦:函谷关在今河南陕县西,为古代关隘,故称函秦。 碧树晓未分,苍苍散参辰:清晨的树林,色彩鲜明,但难以分辨;苍茫的天空中,众星闪烁。 下蟠(pán)蛰水龙:蛰伏于地下的龙。 上有避世人:上有高士隐逸之人。 浮爽气:吹来清凉的风。 拄笏(chǔ h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寄丘令 —— 这首诗的标题可能是“寄丘令”,但在这里我将其理解为“寄给丘令”的意思,即写给丘令的诗。 2. 海国民俗古 —— 描述的是大海国家的风俗习俗很古老,这里的“海国”可能指的是远离中原的国家。 3. 清朝民物闲 —— 描述的是清朝时期人民的生活悠闲自得,没有战争和压力。 4. 况兹得良牧,理人弦诵间 ——
送尚抱灌往闽南采诗 我生长在草泽间,饱食歌咏唐虞时。 奈何遭遇战乱时,夺取剑锋前驱去。 千金酬谢勇士功,白璧买回美女身。 放纵于裘马之间,嗜酒纵情樗蒲棋。 市朝已经大变故,部曲归家乡里居。 三十才开始读书,误为章句儒生书。 关闭门户谢宾客,穷巷生出寒芜草。 南山既已啸傲游,击节自娱聊自乐。 故人从西北来,将归海隅荒漠中。 言说自己是河岳英明,期待观察风云车。 忽忽仆马都疲惫,寥寥岁月已消逝。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内容及注释,从内容、手法和情感等角度作答。此题中“直气不得发,逢秋吐商声”意思是:志士本来性情刚烈,何况又逢离别之苦,所以不得抒发胸中的豪情;“浮云蔽长空,驱马去孤城”意思是:浮云遮蔽了天空,驱马离开了孤独的城池;“广川无舆梁,一苇讵能横”意思是:宽阔的原野没有桥梁,一根芦苇怎能横渡河面?“将寻故山隐,自芟荒草耕”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