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民俗古,清朝民物闲。
况兹得良牧,理人弦诵间。
吏散日已夕,云归鸟随还。
高斋荫嘉树,横琴对远山。
伊余安蹇劣,归休谢朝班。
出处虽异途,云林近怡颜。
兹焉仰高风,望望心所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寄丘令 —— 这首诗的标题可能是“寄丘令”,但在这里我将其理解为“寄给丘令”的意思,即写给丘令的诗。
海国民俗古 —— 描述的是大海国家的风俗习俗很古老,这里的“海国”可能指的是远离中原的国家。
清朝民物闲 —— 描述的是清朝时期人民的生活悠闲自得,没有战争和压力。
况兹得良牧,理人弦诵间 —— 这里“良牧”是指好的牧者,能够管理好百姓。“弦诵”则是指读书的声音。诗人在描述自己有幸得到一位优秀的管理者,能够在处理百姓事务的同时,也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
吏散日已夕,云归鸟随还 —— 描述了官员们已经散去,太阳即将落下,云彩随风飘回,鸟儿也随之归巢的情景。
高斋荫嘉树,横琴对远山 —— 高高的书房里有树木遮阴,诗人坐在书桌前弹奏琴,面对着远处的山脉。
伊余安蹇劣,归休谢朝班 —— “伊余”指作者本人,“蹇劣”意为身体或能力不强健。诗人说自己虽然身体不好,但是愿意辞官归隐,不再参加朝廷的公务。
出处虽异途,云林近怡颜 —— 虽然出处不同,但追求的目标都是高雅的。这里的“云林”可能是指山林,表示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兹焉仰高风,望望心所攀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和敬仰。他常常仰望那些高洁的人格典范,希望追随他们的脚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远离中原、身处海外国家的一位官员的生活和心境。他享受着和平的生活,同时不忘自己的职责,努力治理百姓。他的生活中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有音乐和读书的乐趣。尽管他身体不佳,但他选择辞官归隐,过一种简单而满足的生活。他的内心深处,对于那些高尚品德的追求和敬仰之情。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