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登春
【注释】公子:指有地位的青年贵族;行:出行时。 茱萸:一种草名,可入药,也可做染料,古人常用它来做装饰品。锦带:用丝线织成的带子。 芙蓉:荷花,又称莲花,是夏天盛开的水生植物,常被用来比喻女子。 匕首:古代武器,这里泛指贵重的手饰。双蛟龙:形容匕首上雕刻着生动的龙形图案。 燕姬:年轻的美女。招酒伴:邀请她一同饮酒。蹀躞(dié xiè):骑马时的一种动作,表示悠闲自得的样子。五花骢(cōng)
【注释】 古思边:思乡情。 井上梧桐春作花,园中苜蓿初藏鸦:梧桐在井边长出新芽,开满鲜花;园里苜蓿刚被收割,乌鸦已飞回来。 少妇流黄挑棉字:少妇在织布时,挑动着黄色的线头,好像在写着什么。 将军提剑战龙沙:将军手持长剑,准备奔赴战场。 【赏析】 此诗描绘了边疆妇女思念亲人的情景。 前两句写边关的春天,井台上生长着梧桐树,树上开出了像花朵一样的嫩芽;园里的苜蓿已经割完了,乌鸦又飞回这里来筑巢
【注释】渔郎:指张志和,唐玄宗时隐于江湖的著名隐士。迷津:迷路的地方。流水桃花小洞春:桃花流水,山中小溪,春天的景象。青山曾见避秦人:当年隐居在青山之中,避开秦朝的追杀。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张志和,号渔父,唐玄宗天宝年间曾在浙东一带游历,因不愿出仕而隐居于剡溪旁的桃源洞。这首诗就是作者游桃源洞后写的。“渔郎何处问迷津”是说,张志和在桃源洞口询问过路的渔者,自己究竟到了什么地方呢
诗句如下: 天地蘧□庐,何人不是客。 浮云本无心,游子念将夕。 译文为: 天地间,我只是个无家可归的旅人,每个人都是过客。浮云随风漂泊,无心停留,游子们思念即将降临的夜晚。 赏析如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天地蘧□庐”用了一个比喻,形容诗人自己就像是一个无定所、四处漂泊的旅人,没有固定的居所。次句“何人不是客”则直接点明了这一点,无论地位高低,身份贵贱
注释: 萧萧古帝丘,别君从此去。 萧萧:指落叶声;古帝丘:指墓地。形往心独留,长绕汀蒲树。形:形体,指坟墓;汀:水边平地;蒲树:一种植物。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告别朋友时,既表达了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又表现出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首句写墓地荒凉的景象,暗示离别的凄楚。次句直接点出告别之意,表达出与友人永别的痛苦心情。第三、四句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常来看望自己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感情、赏析作品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把握关键词语“寒食”“东风吹柳条”“高冢”“麒麟”“泉下骨”“提壶拜扫人”等词语的意象和意境,并结合全诗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 清明(节) 寒食东风草色新,累累高冢卧麒麟。 可怜泉下千年骨,曾作提壶拜扫人。 注释: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这天禁火冷食
醉月连霄未解醒,问奇还过子云亭。 长松瑟瑟寒逾翠,细草菲菲晚更青。 有客剧谈东海若,与君同勒北山铭。 相逢况属中秋节,莫问天涯两鬓星。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醉月连宵未解醒: - “醉月”形容饮酒至醉,月光如酒一般令人陶醉。 - “连宵”表示整夜未眠,持续到天明。 - “未解醒”意味着尽管喝了很多酒,但依旧无法清醒。 - 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彻夜未眠、饮酒作乐的情境。 2. 问奇还过子云亭:
诗句如下: 自识浮生理,羞歌行路难。 饮君一斗酒,醑此百年欢。 译文为: 我了解自己的身世如同流水,不羡慕那些仕途上的困难。请你为我敬上一杯酒,让我们共享这难得的幸福时光。 关键词句注释:自识,了解;浮生,人生;羞歌,羞愧于歌唱;行路难,指政治道路上的种种挫折;醑此,享受这种快乐;百年欢,一百年的欢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
【注释】 乞食:讨饭。他乡:指外乡、异乡。交结:朋友,交往。故里:故乡。闾(lǘ):古代的里巷名。恋恋:依恋不舍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李连山所写的。诗中表达了自己离开家乡时对老友的依恋之情。首句写自己在外漂泊无定,到处流浪讨口食;二句写自己与朋友相好而重情义,所以想回到故乡,和老朋友欢聚;三句写离别时依依不舍,难于割舍。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朴实无华
注释 留别:在告别之际。赋:作诗。四首:指《留别》。四,古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数量。此诗共四章,故称“四首”。 长揖:一拱手行礼。辞:告别。所知:所交往的人。 去去:离开濮水。濮水:古水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北。 执手:握手。 两:两次,指多次。 无言:没有话说。 惆怅:伤感、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情难自已,但又不能不分别,于是以长揖辞别,匆匆离开濮水,分手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