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
雨后再登蕺山 东风全卷长空雨,无数峰岚向我开。 贺监湖光相接去,禹陵山色直飞来。 天披一幅云林画,人少当年范蠡才。 蕺草已无根可采,苍茫犹为越王哀。 注释与赏析: - 东风全卷长空雨:描述东风带来的细雨如帘幕般笼罩着整个天空。 - 无数峰岚向我开:形容山峰在雨中的轮廓清晰可见,仿佛正向诗人展开欢迎的姿态。 - 贺监湖光相接去:指远处的湖面在雨中与山峰相映成趣,景色宜人。 - 天披一幅云林画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它描述了除夕之夜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一天的感悟和心境。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1. 遥天泼墨浸松根,乔木群吟里寺门。 诗意与翻译:天空被泼洒的墨色染得深沉,仿佛松树的根部也被浸泡着。在这静谧的夜晚,寺庙的钟声回荡,伴随着树木的低吟。 2. 静剔琉璃当白昼,诗和梵呗送黄昏。 诗意与翻译:在宁静的夜晚,明亮的琉璃灯下,人们诵读诗歌,聆听梵呗。这些声音伴随着傍晚的到来
丙申元旦 草草何王又一春,喜无拘束作闲民。 孤身长铗归天地,三载扁舟宅汉岷。 拟结山茅深避世,肯携诗句浪惊人。 莲峰有约频频梦,匹马今年定到秦。 译文: 新的一年,草草的度过又是一年春天,我欢喜地没有拘束,成为了一个闲人。 孤独地长出剑来回到天地间,三年的时间在扁舟中度过,定居在汉中的岷江边。 准备结庐隐居,避开世俗的世界,不愿意带着诗篇去惊动世人。 莲峰上有个约定,常常在我的梦中出现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卷,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热爱和感慨。 首句“布帽芒鞋世外情,烟峦雪峤漫登临。”描述了诗人身着朴素,脚穿草鞋,在山林间漫步的情景。这里的烟峦雪峤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峰,而“漫登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无限向往和热爱。 次句“江山易入文人掌,天地难酬壮士心。”则是说,虽然江山易入文人之手,但天地却难以满足壮士之心。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是杜甫在登封县境内的一座凤皇山上,遥望嵩山而作。全诗八句,每四句为一组,第一组“咫尺青葱映洛川”写眼前所见;第二组“可惜不将游华舆,便中一了此山缘”写诗人因未能乘着华丽的车子去游览嵩山而感到遗憾;第三组“三峰尚忆遥天外,二室虚悬晚照前”写诗人对嵩山的向往之情;第四组“破费客程闲指点,中郎曾说似龙眠”写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又想到了嵩山的历史名胜。 【注释】 1. 登邙山
独步空山晚色苍,月蹲峰顶客前当。 应声谷响如相答,倒影冈松几倍长。 林外白惊成水路,吟边清觉堕寒霜。 我来暂主闲风月,最是山僧热处忙。 注释: 1. 独步空山晚色苍:独自漫步在空旷的山间,晚霞映照下的景色显得苍劲有力。 2. 月蹲峰顶客前当:月亮静静地蹲伏在山峰之巅,仿佛是站在客人面前。 3. 应声谷响如相答:山谷中的回声仿佛在回答着什么,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4. 倒影冈松几倍长
这首诗是诗人同可大师一起登上蕺山绝顶时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1. 众峰飞舞到兹城:这句话描绘了山峦层叠,如飞鸟般盘旋在城市上空的景象。"兹城"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城市或者是指代整个城市。 2. 似与游人相送迎: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情感,仿佛山峦是在为游人的到来而欢送,也为他们的离去而送别。这里的"送迎"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移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双港溪 - 悬崖一线巉巉路:描述溪流两岸的悬崖陡峭,形成了一条狭窄的道路。 - 下有溪声步步闻:溪水从下面流过,声音清晰可闻。 - 水势萦回殊自得:水流曲折蜿蜒,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 山形转折太多文:山脉的走势多变,形态优美。 - 竹桥晨与白云渡:清晨,竹桥上云雾缭绕,宛如在云端之上。 - 纸碓高将清口分:纸碓(ji
初晴入云门 草市云门径接连,若耶溪转万峰闲。晴天新发层层岫,水势频高处处湾。六寺春分中令宅,三亭花满小何山。谁当丽句亭桥上,应是清流与白鹇。 译文: 清晨的阳光照耀下,我踏入了云门。那里的草市镇与云门相连,若耶溪在群山间静静流淌。晴空中,阳光洒下新的光芒,将层层山峰染成金色;水流不断上涨,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港湾。在六座寺庙里,春天的气息弥漫;而在三座亭子里,花儿开得正艳
【注释】 1. 泼黛堆蓝:形容西湖上烟波浩渺,一片青色。黛,青黑色颜料。 2. 天有意画良辰:是上天有意安排的美好的时辰。 3. 游妓:游女。 4. 春气:春天的气息。 5. 狼籍:散乱的样子。 6. 风信:风中的消息,比喻风中传来的口信。 7. 浪传:随风传去。 8. 浪传风信鹊矜神:意思是说,风中传出了佳人的消息,使得喜鹊都显得矜持起来,显得十分高兴。 9. 孤吟我笑苏和仲:我独自在湖边吟诗